第243章 顶流(2 / 2)
博主连声赞叹:【虽未亲见这些画作,但仅观网上流传数量便令人惊叹。
我甚至猜想,若给画圣一部相机,他是否会为昭文帝拍满所有内存?】
【玩笑之语。不过说实在的,感觉画圣如此欣赏昭文帝的容貌,或许最渴望的当真是一部相机呢。】
【前些年网络上有则趣闻——据说有人在顾浩石像前供奉了最新款相机。
还配了成套内存卡与使用说明。】
【哈哈,不知画圣是否收到?能否看懂说明书呢?】
【这个趣闻真假难辨,但足以说明顾浩对昭文帝的“高产”记录,在后世看来是多么印象深刻,甚至带点可爱的“狂热”。】
袁泽听到这里,忍不住抚掌大笑:“供奉相机?还配说明书?网友们可真是太有才了!
白将军,你听见没?若顾浩真能收到,怕不是要激动得从石像里跳出来,立刻拉着本宫再拍个……啊不,画个几百张!”
白起紧抿的嘴角似乎微不可察地抽动了一下,但依旧维持着扑克脸:“殿下……鬼神之事,不可不敬。
况且,若顾画师真得了此等‘神器’,臣恐殿下日后更难有私人片刻了。”
语气里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对未来“无处不在的画师2.0版”的担忧。
诸葛明则摸着胡子,嘻嘻一笑,眼中闪烁着狡黠的光芒:“殿下,这等趣事,正好可以为百姓所用。
我们不妨效仿一下,在东宫属官里增设一个‘起居画师’的职位,专门负责记录殿下勤奋爱民、和将士们同甘共苦的画面。
这些画作不仅可以存档,还可以挑选其中的精华部分,印制成册,在市井中流传,肯定能让百姓们更直观地感受到殿下的风采。”
“好主意啊!”袁泽眼睛一亮,“那就叫……《泽被天下图录》?不过,”
袁泽话锋一转,带着几分调侃的意味看向诸葛明,“先生,这主意确实不错,但是千万别找顾浩那样的,画得太多太逼真。
本宫担心后世的博物馆都放不下,光是整理目录就能累倒好几个学士呢。”
【言归正传。我们之所以能在千年后,还能如此清晰地通过画作窥见昭文帝青年时代的英姿与生活细节。
顾浩这份近乎“疯狂”的创作热情与记录,功不可没。】
【他不仅是在完成宫廷画师的工作,更像是一位用画笔为偶像建立视觉档案的“头号粉丝”。】
【而昭文帝袁泽的包容与鼓励,则为我们留下了一对君臣知音、彼此成就的佳话,也留下了无比珍贵的视觉历史遗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