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宋朝灭亡之后,儒家地位一落千丈。
前元时,儒生地位已与乞丐相当,处在社会最底层,孔孟道统衰微如风中残烛。
趁着元末明兴,儒家好容易抓住机会,重新登堂入室,这才缓了一口气。
当下,儒家正摩拳擦掌,希望跟着大明一飞冲天,却没想,碰上朱元璋这么个冥顽不化的皇帝,对儒家如此恶待。
先是停办十年科举,如今又来个分科取仕,将算学、工学等杂科偏门与儒家相提并论,简直有辱斯文,再这样下去,儒家地位只会越来越低。
当此时刻,须得有人站出来,为儒家重振声威。
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舍生取义,就在今朝!
洪武十五年,二月,寒风料峭。
夫子庙旁的贡院,却是热闹喧嚣。
此刻,贡院正门口围满了人,最里层是两排兵士,他们正全副武装,将贡院大门牢牢看护住。
再往外看,便是无数身着青衫文袍的中青年男子,这些人翘首而盼,满脸期待全冲向那贡院门内。
所有热闹喧嚣,全都只为一件事。
科举!
停摆了十多年,科举考试终于在今天重启,举国上下多少仕子都赶了来,参与这场盛事。
辛辛苦苦读了十多年书,就为了有朝一日步入仕途,此刻迈入科举考场,便是他们迈入仕途的第一步。
当此时刻,谁人能不激动?
贡院正门口,一众国子学生员排在最前头,最是招摇显眼。
最靠前的几人,正谈笑风生。
“澜伯兄,你历来最是刻苦,今日科举,可算到你大展身手的时候了!”方孝孺和杨士奇正看向黄观,拱手说道。
黄观自也拱手还礼道:“两位过誉了,若论才学,希直兄和侨仲兄在我国子学鲜逢敌手。”
杨士奇扭脸就朝方孝孺说道:“澜伯兄高看我了,论才学希直兄可比我高得多,我哪能与希直兄媲美?”
方孝孺叫他俩夸得脸红,赶忙摆手:“侨仲兄机谋巧辩,澜伯兄学富五车,俱是当世人杰,今日科考,咱们可都要考出好成绩,为我国子学争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