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一朝成名天下知,文人之力(2 / 7)

加入书签

吗?”

陆羽在国子学的花园里,与身旁的两位殿下交谈着。

“不着急。”

燕王朱棣摆了摆手,“一旦离开洛阳,去了封地,不知何时才能回来,所以想在这边多留些时日。

反正日子还长,不急于这一时。”

晋王朱棡也点头称是,嘿嘿笑道:“是,还挺留恋的。

这不,想在先生身边多侍奉些时日。

实学要是又研究出什么新奇玩意儿,正好能带到封地去。

就算拿不了太多,带几个工匠过去总行,父皇不会那么小气的。”

“也行。”

陆羽思索片刻,觉得他们说得在理。

……

很快,国子学大门前发生的事情。

被在场的方孝孺以及他亲自带来的几个心腹,还有大明日报的其他操办人员一一记录下来。

隔日。

相关报道便发放到了大明各地。

方孝孺更是亲自拟定标题——“实学之圣与圣贤学问并驾齐驱的惊世之言”。

并将其放在了头版头条。

当人们拿到大明日报,看到这样的标题。

天下文人不自觉地就会下意识去看。

从上到下浏览一遍后,个个都觉得这世道真的要变了。

百姓们倒是满心欢喜。

毕竟众人早有预料。

可怕的是——

实学这种言论一出,无异于将此学问抬高到了与圣贤学问近乎同等的地位。

虽然目前实学的根基还稍显虚浮,但陆羽之前发明的大蒜素、热气球以及纺织机等实学创造出来的神奇之物。

早已在大明各省各地广泛流传。

能把书读透的人都不傻,所以各地的大官、巡抚以及不少地方要员,都意识到实学就是大明朝的下一个风口。

不少世家大族纷纷将实学列入家中族学,与孔孟圣贤学问置于同等地位,甚至还略高一些。

……

兵部尚书赵俊,其族为长安赵家。

虽说算不得顶级的大家族,但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