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9章 天盛元年,结束(1 / 6)

加入书签

“再熬一熬,云南之处再镇守三载,便能达成五载之功。”

“届时携一身军功回朝,虽还不可直接上任国公之位,却已是国公之下最顶尖的那批人之一。

日后若有新封国公,定有我长兴侯的一席之地。”

耿炳文目中泛着精芒,内心自有一番思量。

镇守云南之功虽是极大,可相比此前蓝玉在边关一举扫清关外各族部落,还是差了数分;更别提云南起初的前期筹备,同他根本没什么关系,全是实学之功,是云南这边的总兵、巡抚等人的功劳。

他不过只是参与了一份而已。

想要一步登天,同蓝玉那般成就国公之位,还差了许多。

……

天盛朝元年,伴随着太上皇朱元璋、马太后二人微服私访前往中原凤阳府钟离县,重归新都的行程已是到达了尾声。

寒冬腊月,凉风阵阵,一股股刺骨寒意再次袭遍洛阳新都全城上下。

蜂窝煤也再次成为了全城的紧俏物品,家家户户早已备齐,只需从东市买上一个铁炉,将蜂窝煤放上去,随即便能让小屋暖和起来,安稳舒服地熬过这漫长冬日。

从崇武门入了皇城,城鼓敲响,“咚咚咚”声震四野。

此时早已过了上朝的辰时,往后延了近一个时辰,约莫旭日东升之时,远远望去,文臣百官、武将勋贵皆已上堂,抵达那奉天大殿。

大殿经过去年的又一次修缮,又多了几分富丽堂皇、恢弘大气,皇家气派与天子威严尽显。

雕梁画栋、飞檐翘角、八角斗拱。

细节之处与史学相融合,已是有了气象万千的更新之态,同样也代表着大明朝曾经的洪武盛世,在这天盛一朝有着全新的圣朝之景。

承前启后,承接气派而来。

放眼望去。

朝堂之上,六部官员马君则、工部尚书刘琏、如今的户部尚书,以及其他大理寺卿、太常寺卿,还有铁路总局、国子监祭酒、御史中丞、翰林院大学士等,皆绯红官袍加身,乌纱帽头顶旋盖,前高后低。

众人阔步走起,个个眉目间尽是意气风发之相,着实让人羡慕得紧,也正是当下这国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