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2章 圣人合该周游,列国(4 / 6)
位大唐天子是在该死的时候没死,而唐太宗李世民是在该死的时候刚刚好就没了。
否则,帝王一旦昏庸起来,对一个国家的影响毫无疑问是巨大的。
等朱标离去,朱元璋和马皇后走在一起,拍着马皇后的手,大为感慨,既有欣慰,又有诸多无奈地道:“标儿如今对咱也有瞒着的事儿了,算是件好事。
身为帝王,虽说在咱朱家有不同,但对谁也终不可全信,即便是对陆羽那混小子,加以千古之信任,该防备的也是要有的。”
马皇后张了张嘴,也没开口继续言说,只因皇家的事,家事便是国事,许多事掰扯不清,只是内心也多了几分不安。
对于陆羽这后辈。
她这妇人家也是极为了解的,却是比那开国功臣韩国公李善长还要滑溜,见势不对便缩起头来安安稳稳待着,可不傻。
想到这里,马皇后才幽幽一笑:“倒也难怪他陆羽乐意娶上那么多的娇妻美妾,恐怕走的却是李善长的路子。”
对于这事,朱元璋装聋作哑。
他这个当太上皇的实在不好意思开口。
说得少了,对不住陆羽;说得太多了,又对不住他朱家,对不住刚刚离去没多久的朱标,才是真的左右为难。
回到武英殿,朱标将殿内的几位大学士召来,审视的目光、温润的面庞、平和的语气:“你们觉得朕如何?可是那过河拆桥之人?”
朱标直抒胸臆问道。
而此话却是将面前的大学士们吓得不轻。
武英殿大学士齐泰说道:“陛下乃是圣明之君。洪武至今,建国多年,国朝国力蒸蒸日上,社稷平稳,治下也是政通人和、百姓安居乐业。”
“我等臣子能侍奉陛下于今朝,自是心中感激万千,又岂会有这般防备之意?”
“还请陛下明鉴。”
东阁大学士黄子澄深吸了口气,在方才齐泰说话的这会儿。
他也逐渐缓过神来:“我大明向来广开言路、重视实学,百姓勤于地方实务,为此才可兴建我大明天下。”
“陛下仁德,群臣能同陛下共朝,已是心中欣喜万分,又岂会有那不安之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