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5章 天盛二年,百官送行(2 / 4)
前几日河南大旱,如今工部、户部还有吏部的官员忙得晕头转向,就连武英殿内的其余几位大学士黄子澄、齐泰他们也未曾归家。”
马皇后解释道。
她虽不直接涉及政事,但宫里发生了什么事,心里面还是有数的。
一听是这么回事,朱元璋心里面的气也没法子发了。
国朝大事可比他们这点家事重要得多,莫说是朱标,哪怕是他朱元璋,恐怕也得先在武英殿之内办理正事,一切以此为重。
只是这般下来,朱元璋心里面可就更不舒坦了,看着后庭之处的盛宴,总觉得心里面憋得慌,好像少了些什么似的。
人老了,年纪大了,所求的无非也就是热闹。
可这热闹偏生最难求。
儿孙有儿孙福,也有儿孙自己的事,老一辈不想打扰,心里面却也的确有所渴求。
幸好这新春佳节的热闹日子并没有持续太长。
随着日头西斜,洛阳新都的喜气渐渐退去,百姓家重新开始忙碌,皇家的人继续忙于国朝政事,各处人忙各处事。
而陆羽也到了即将离去、离开这洛阳新都的日子。
“没怨着咱?也没怨着标儿?”
朱元璋这一日专门前来相送,在洛阳新都城门之处,对着陆羽问道。
陆羽直直地白了他一眼,呵呵一笑:“微臣也要有这个胆子才成,太上皇。”
话锋一转,竟说起了河南大旱的事宜。
“臣虽在家中,却也听说了。”
陆羽嘱咐了几句,建议利用实学之道,以工代赈,效果定会不错。
朱元璋却不怎么乐意听:“这些事等你回来有空,直接跟标儿说即可,跟咱用不着说这么多,咱也懒得操心。”
“转性了?”
陆羽目光满是惊奇地问道。
朱元璋白了他一眼,随后又像长辈那般循循善诱,赶忙嘱咐:“你小子素来聪慧,这一点咱国朝上下百姓朝臣恐怕没人不清楚。
但海外之处终究有些不一样,尤其是那海外之地,更是得谨慎为上。
海浪袭来可得第一时间避险,还有航海士、四处的勘舆图……”
渐渐地,朱元璋也反应过来自己说的话的确有点多了,于是又恶狠狠地瞪了陆羽一眼,闷不作声地转过身子,埋着头就朝远处走去,确实一时半会和陆羽没什么旁的话要说了。
城门之处。
见父皇离开,朱标也上前和陆羽寒暄一阵。
朱标拍了拍陆羽的手,低声道:“其实先生不必离去的。”
陆羽抬起头,状若无辜,一脸茫然:“此事同陛下无关,微臣不过只是想去海外走走,去天下四处看看而已。”
朱标洒然一笑,目光却灼灼地直勾勾看着陆羽,还带着一番若有若无的审视。
“仅此而已?”
“仅此而已。”
陆羽淡淡一笑,同样点头。
这一刻。
他们君臣二人互相看着彼此,面上情谊深厚。
可各自心里面却都明白,君臣之间已是隔了一层厚厚的屏障,恐怕只有少许特殊时刻才能回归以往那般的师生情谊,其余平常时候,不过君臣而已。
终究是离东宫之初的初衷越来越远了。
洛阳新都城门外的官道上,队伍浩浩荡荡地出发前行。
此处的亲卫已达数千人。
若单单只有陆羽这位实学圣贤,有数百精锐已然足够,可偏生还有信国公之子汤鼎、傅忠、徐增寿、常升等一群二世祖,自然使得亲卫数量大幅度增加,才有了当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