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杀他个血流成河(3 / 6)

加入书签

表的是皇家私权,它和朝廷官员之间,本就存着不可调和的矛盾。

在这一点上,胡惟庸及李善长,是站在同一阵线的,胡惟庸以此入局,提点李善长进宫劝谏,说得顺理成章。

当然,他更重要的心思,还是希望李善长能为那空印案说情,将这大案化小,至于再往后,小案能否化无,自是他胡惟庸的能耐了。

李善长何等精明,到了这时,自然已听出味来,他蹙着眉头,故作为难姿态道:“劝拂?怕是不妥吧!上位正在气头上,谁能劝动?”

胡惟庸叹了口气:“我等自是没这个能耐,但恩师与上位关系莫逆,有您出马,自是手到擒来!”

他这话,倒也不是凭空吹捧,单论和朱元璋的私人交情,李善长确实能排到前列,除了徐达能压他一头外,旁人倒未必胜他。

而胡惟庸就差得远了,从龙前并无高功,与朱元璋也不亲近,他之所以能当上宰相,多半还是因他功薄威低,构不成威胁。

这马屁乍听来倒很舒服,但稍一思虑便知其中风险极大,李善长不是傻子,才不会轻易上当。

“可此事……陛下占得上理,老夫如何有脸规劝?”

再怎么官场惯例,错了就是错了,朱元璋便是借题发挥,你也说不出不是来,李善长绝不会冒这风险,在这当口上进宫劝谏。

李善长不上套,拒不进宫劝谏,这可急坏了胡惟庸,他忙从椅子上站起,又朝李善长走近一步,一脸焦切道:“恩师,就算那些官员有罪,也应当交由三法司审理,而不是让亲军都尉府处置,此举实在有违律法,怕会引起公愤啊!”

“恩师,为我大明朝纲稳定,您就……出面劝劝吧!”

他一番至诚至善,苦口婆心的劝诫,若是不了解内情的人,怕真以为他一心为了大明着想。

可李善长心知肚明,胡惟庸分明是怕案子审下来,会牵连到他头上。

将案子打回到三法司,那就是他胡惟庸说了算,到时候,非但牵连不到他自己头上,便连那些造空白印册的官员有没有罪,也是他一句话的事。

李善长毕竟还是心系士大夫集团的,自也不希望亲军都尉府这种皇家鹰犬势力壮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