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洪武十四年,征伐倭国(2 / 6)

加入书签

福东渡求药,抵达倭岛,后来徐福带着手下在倭岛落地生根,繁衍生息,渐渐才有了倭国,也即是说,倭国岛民,本是我华夏血脉,乃我中原后裔。”

粗略将话题过度到倭国后,朱元璋又继续说道:

“再至东汉,倭国遣使中原,请求册封,而后历朝历代都遣使称臣,而我中原本承着大家都是华夏血脉的亲缘关系,对倭国大开友谊之门,将我中原文明倾囊相授,至此,倭国才走出蛮荒,沐猴而冠,像模像样起来。”

话说到这里,其实已有些轻鄙之意。

众朝臣慢慢品出味来,心下已有不妙猜测。

果如众朝臣所料,朱元璋随即脸色一冷道:“可到了如今,倭国不思报恩,竟然数典忘祖,忘恩负义,不但数次派出倭寇,劫掠骚扰我大明沿海,竟还杀害扣留我大明派去的使者。”

洪武二年,朱元璋派遣七位使者从应天出发,前往倭国,一是向倭国传达洪武皇帝登基的消息,二是谴责倭寇骚扰中国东南沿海的行为,要求倭国严加取缔并早日来朝称臣,否则将出兵讨伐。

却没想到倭国的怀良亲王非但没有理会大明的诏书,反而处死了其中五位使者,剩余两位也被关了两个多月才逃出。

朱元璋知道此事后勃然大怒,想要派遣大军给倭国一个教训,可都被群臣所阻止,再加上当时北方元军又有卷土重来之势,最终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了,今日朱元璋重提旧事,显然打算翻老账。

“后来,倭国遣使谢罪解释,咱大明慈悲为怀,愿意给倭国一次机会,却没想,他竟不思悔改,变本加厉,如今倭国竟还勾结胡惟庸,派出刺客参与胡惟庸反叛之事,意图颠覆我大明!”说话间,朱元璋面带厉色,语含怒意。

这话一出,大殿中又是惊呼声一片,众臣虽然也都知道胡惟庸案涉及很广,但也没想到竟然还有倭国之人参与其中,怪不得朱元璋要在今日突然提起这倭国来由,恐怕打算借此生事。

“倭人如此背信弃义、反复无常的行径,虽禽兽也无可比拟,故咱决意年后就派遣水师,远渡重洋,征伐倭国!”

话说到这份上,朱元璋已全然忘了先前所说的“议定”,这时的口气,压根就是命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