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海外就藩(2 / 6)
陆羽转过头来,就见朱元璋朝他招手,换了副慈祥笑容道:“咱那大孙儿雄英,如今已快七岁了,正缺个师傅教授学习,你可愿意担当此任?”
“师傅?”陆羽一愣。
朱元璋点点头:“雄英业已开蒙,已能识字,你无需教他识文断字,只须教你想教的东西便是,譬如那算数、科学,又或是海外诸国的风土人情之类……”
说起来,陆羽能教的东西确实不少,让他当这师傅,也确实够格,可关键问题,陆羽实在不想给自己添这麻烦。
犹豫片刻,他拱手苦笑:“皇太孙乃我大明希望,他的成长关乎我大明命运,至关重要,臣见识浅薄,怎敢担此大任?”
“嗯?”朱元璋的眉头,立即皱了起来,隔了老远都听得出他声音中的不满。
陆羽下意识再退两步,讪笑道:“陛下莫非忘了,晋王、燕王等几位殿下,也称臣作先生,若太孙再拜臣为师,岂不乱了辈分?”
朱元璋脸一拉,摆手道:“管那些迂腐规矩作甚?老三老四他们不过跟你上了几天课,叫你句先生而已,雄英却是拜你为师,这二者间本就有所区别,相互并不冲突。”
要知道,在古代师徒情分非比寻常,几乎类同于父子。
与朱雄英的师徒关系,显然比朱棣等人那句“先生”,要亲近得多。
毕竟,叫陆羽“先生”的,可不止朱棣几个皇子,在国子学担当祭酒,开创新学,几乎大半国子学生员都可以叫陆羽一句“先生”。可徒弟,他却从没收过。
朱元璋这意思,显然是要陆羽倾囊相授,好生栽培朱雄英。
除此之外,他另还有个心思——国子学的新学生员都可算是陆羽教出来的,而朱雄英又是陆羽嫡传弟子……
这么一换算,朱雄英不就成了国子学新学生员的“大师兄”了吗?往后,这些生员进入朝堂为官,自然而然也就归入朱雄英麾下了。
朱元璋这算盘打得精妙,但关键还要看陆羽的态度,眼下陆羽面泛苦涩,显然就不大乐意。
但这种事,岂是他想推就能推的?
朱元璋将脸一拉,瞪着眼喝道:“怎么?咱家大孙子,还不配当你弟子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