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把控舆论阵地,争夺话语权!(2 / 6)
碍传到皇帝耳中,是朱元璋一直想要解决的问题。
历史上的朱元璋,也曾于洪武十八年发布《大诰》,明文规定:无论百姓还是官吏犯罪,当地百姓都可手持《大诰》进京告状,这《大诰》便是路引,所过之处,见手持此书进京告状者一律放行无阻,谁若敢拦,全家处死!
发放这《大诰》的目的,就是为底层百姓提供一个上告门路,以此威慑基层官员。
只可惜,在他死后,继位的朱允炆就修改了这条规定,约束军民词讼务要自下而上陈告,不得紊乱越诉。
后靖难成功,朱棣登上了皇位,也同样要求不得深文周纳,至此,朱元璋亲手打通的进京告状门路,就被彻底封死。
虽说这一主张在历史上并未最终实现,但朱元璋想要与百姓沟通的想法,却从未断绝,而此刻陆羽这份报纸,恰给他打开了新思路。
若真照陆羽的想法,一旦这报纸能推广开来,横亘在君王和百姓之间的那道障碍,就被彻底打破了,而陆羽这报纸,恰好给他和万民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
往后,他朱天子再有什么想法,可直接通过报纸传递下去,再不必通过士大夫,从而被有心之人歪曲扭解,将原本的好政策曲解成恶政劣政。
朱标也是明白人,他瞬间也看出了这报纸对朝廷政令宣传的好处,至此以后,皇帝不会再受困于紫禁城内,听到的都是大臣加工后的信息,不过他为人稳重,看事情总能好坏兼顾。
“儿臣看这报纸上,竟还有近来时事要闻和政策评论,这会不会泄露我朝堂机密?”
朱元璋点了点头,显然很满意朱标的缜密道:“这一点,陆羽已在奏报中明言,这报纸主要以民间消息为主,夹杂一些朝堂政策,只要把控住尺度,不会泄露机密。”
“如此便可!”朱标点了点头,随即他又想起了什么,突然问道:“若是其他人也跟着办报怎么办?”
他不信那些文人士大夫看不出这报纸的作用,若是他们也跟着一起办报,那这报纸不就形同虚设了。
“他们敢,真当咱的刀不锋利否!”闻言,朱元璋眉头一皱,眼中闪过一抹杀意,道:“咱会下令,报纸只准朝廷公办,任何人敢私自办报,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