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衍圣公之子亲至,大好事(3 / 5)

加入书签

一些人的推动下,如同之前的实学一样。

迅速传遍四方。

洛阳新都。

陆羽刚从国子学出来,正朝着督造府的方向前行。

途中,方孝孺匆忙赶来,“不好,出大事!孔家衍圣公一脉的人即将来到新都,此次实学恐怕必遭大难!”

方孝孺心急如焚。

孔家衍圣公一脉此前面对诸多情况,一而再再而三地退缩自保,让朝堂上不少文人、尚书官员失望透顶。

但即便如此,也无法掩盖他们是山东孔家、孔圣人后人这一事实。

只要有这个身份在,天下文人心中。

他们的先驱之名便无论如何也遮盖不了、替代不了。

闻言,陆羽目光一凝。

沉思片刻后,莞尔一笑。

“陛下那边可有什么举动?”

方孝孺思索了一下,回答道:“最近,宫里面倒是挺安生的。”

方孝孺在洛阳新都担任官职。

消息还算灵通,虽不敢刻意打听皇宫内的机密,但众人皆知的事情,顺耳听一听,再告知,也无妨。

即便被锦衣卫知晓,禀报给天子,也不是什么大事。

陆羽默默点头。

又过了片刻,陆羽大步前行,步伐变得轻快起来。

方孝孺跟在一旁,“先生,这是没事了?”

方孝孺在陆羽身边待了许久,还是能明白他的心思。

“不仅没事,而且还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天下是陛下的天下,江山是陛下的江山,陛下都不担心,我们这些做臣子的又何必想太多。”

陆羽说着,已然来到了督府府。

检查方孝孺、黄观还有马君则三人这段时间所处理的事务。

这三人都已通过科举,榜上有名。

在国子学内虽还保留着他们的房间,依旧算是陆羽的学生,但如今已走出国子学,在洛阳新都担任重要职务。

哪怕洛阳新都的修建逐渐完善,之后对他们的安排也不会空缺,陆羽这国子学祭酒的身份还是颇有用处的。

况且方孝孺他们三人此前所做之事本就是大功一件,若是自家这三个学生受了什么委屈,真以为他陆羽这个当老师的不会向上面反映吗?

他陆羽不惹事,但也绝对不怕事。

……

皇宫!

武英殿外,毛骧看了面前的纪纲一眼,徐徐问道:“可曾确定过了?”

纪纲重重点头。

“那便好。”

毛骧放下心来,转身走进武英殿,将方才方孝孺与陆羽的对话。

一字不漏地复述给朱元璋。

“瞧见没?”

朱元璋拉长着脸,没好气地对身旁的太子朱标说道,“咱大明朝的这位国子学祭酒,可不似你说的那般淡定从容、恪尽职守,一心为大明朝的江山尽忠。

敢情我这个陛下忙碌不休。

他就无事一身轻,如此悠闲自在?”

朱元璋越说越气,心里还有些醋意。

“想咱每日从晨曦微露忙到夜幕深沉,日日批阅奏折、处理公文,为的是什么?

还不是为了大明江山、百姓社稷!可这小子,天天就只惦记着他的国子学,如今又弄出个督学。

还把权力尽数下放给

他们能成什么大事?”

朱元璋气得当场破口大骂。

见父皇正在气头上,朱标看着手中的公文,充耳不闻。

过了半晌,等朱元璋气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