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大帝镇压当世(3 / 3)
京大教授清风时雨:“我来啦!哈哈,这首《破阵子》其实用翻译的地方不多,以书友们的文学水平,看懂是没问题的,我主要分析分析吧。”
京大教授清风时雨:“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这一句写的就是南唐的江山了,国祚大概四十年,山河纵横三千里。这两句气象宏大,饱含对故国深深的眷恋与自豪,嗯,确实很自豪。”
京大教授清风时雨:“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这就是写南唐的奢华与宏伟了:雕龙画凤的楼阁高耸入云,直连着银河霄汉。宫苑里珍贵的花草树木,如同笼罩在烟雾中的女萝,一片朦胧美景。这都是昔日的富丽堂皇、太平盛景,最后一句像是梦魇般的疑问:生活在这其中的我,何曾经识过战争的残酷? ”
京大教授清风时雨:“一句‘几曾识干戈’,将前四句的繁华盛大瞬间击碎。既是自述,更是深刻的自责与忏悔。他承认自已沉溺于享乐,全然不懂军事,不理国政,以致亡国。”
京大教授清风时雨:“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直接翻译就是:转眼之间,我成了他人的俘虏。腰围瘦损,鬓发斑白,在痛苦中煎熬度日。”
京大教授清风时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辞庙日,可以理解成向太庙辞别的那天,也可以理解成亡国的那天,都是一个意思。仓皇地辞别太庙的那天,教坊的乐工们,竟然还在演奏着离别的歌曲,在无限的悲凉与羞愧中,我只能对着宫娥们泪流满面。”
“这首算是李煜最好的词了吧?比之前那些艳词写宫廷的好太多了!”
“看来真是只有悲痛和逆境才能激发出好的诗词啊……”
“这首词水平还是挺高的,但是,为什么李煜要对着宫娥们泪流满面啊?”
“就是,亡国之时,不哭宗庙哭宫娥,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但李煜就是这样的人啊……在最后的时刻,他无法像英雄一样慷慨赴死,所能面对的,只有同样命运的、哭泣的宫女。”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还是看赵匡胤吧,赵匡胤赶快统一天下,让我爽一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