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3 / 3)
,布列朝廷,又建四辅,非国家之利。” 】
【这标志着二人公开决裂。】
【 蔡京则利用权势极力打压赵挺之,双方斗争白热化。】
【最终在两年后,也就是崇宁四年,蔡京借故将赵挺之罢免,让他以资政殿大学士的身份出知外地。】
【仅仅一年,转折出现了。】
【崇宁五年,天空突然出现彗星,这被视为上天对朝政的警示。】
【宋徽宗恐惧,下诏求直言,并罢免了蔡京。】
【随后,召赵挺之回朝,先任门下侍郎,不久便拜为尚书右仆射,正式成了宰相。】
【赵挺之为相后,全面推翻蔡京的某些政策,奏改京所行事,并试图清除蔡京的势力。】
……
简单说说蔡京这个人。
对待新旧党的态度上,他和苏轼正好截然相反。
蔡京的身份,最开始是投靠王安石的,积极拥护变法。
后来司马光得势,要废尽新法,要求各地在五天内恢复旧的差役法,大家都认为时间太紧,无法完成。唯独蔡京在所辖的开封府境内,五天内全部搞定,并且百分百执行。他跑去向司马光表功,司马光大喜。
这就成了旧党的人了。
高太后去世,哲宗亲政,重新推行新法。蔡京又立刻变脸,把自已包装成受旧党迫害的新党骨干,再次得到重用。
徽宗继位后,经过了大半年两党言和后,蔡京敏锐地察觉到,新党的机会又来了,他立马将自已塑造成新法的唯一正统继承人。在童贯、权臣蔡卞等人的推荐下,直接成了宰相。
当然,他成宰相,不单单是新党继承人和使劲拍宋徽宗马匹的原因,还有他高超的能力和办事稳妥,能生钱财各种原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