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李清照的闺蜜(1 / 2)
第三百四十五章,李清照的闺蜜
韩复来又随便翻了翻评论,直到看到了教授对李清照那首词的翻译。
京大教授清风时雨:“这首《鹧鸪天》还是李清照的老套路了,咏物,然后托物言志。词中的桂花,是李清照自我人格的写照——不慕虚荣、内在丰盈、品格高洁、价值永恒。表达的是一种内在美远胜外在美观点。”
“李清照看什么花都像自已……”
京大教授清风时雨:“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虽然它只有浅淡的黄色,它的体态秉性却是如此温雅柔润。它情怀疏淡,远迹深山,唯有这幽幽清香长留人间。嗯,这种超然物外的姿态,与李清照屏居青州、远离政治中心的心境暗合。”
京大教授清风时雨:“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它的美何必需要那浅碧、深红这样鲜艳的色彩来点缀呢?它本就是花中第一流的存在。这一句乃是斩钉截铁的论断。否定了世俗标准后,直接宣告桂花凭借其内在的柔与香,足以位列第一流。”
“这也是李清照夸自已呢,真是足够的自信啊……”
“我们现在的人可不敢这样自夸,会被骂……”
京大教授清风时雨:“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面对它梅花定然会心生妒忌,菊花也应感到羞惭。在画栏边盛开之时,它堪称中秋时节的百花之冠。”
京大教授清风时雨:“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可叹那位诗人屈原啊,实在是太过缺乏情思了。为什么在当年写作《离骚》时,却没有将桂花收录其中呢?从文中赵明诚的对话可以看出,骚人,应该指的就是屈原,离骚应该就是屈原的代表作。最后这一句是个反问的语境,连屈原这样的高士都忽略了桂花,正说明其美是超乎寻常、被世人低估的。从而将自已对桂花的推崇推向极致。”
“虽然但是……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这一句确实挺妙啊!”
“其实是这种自信,特别感染人。”
“是啊,现在这个社会,不管是什么好的坏的,全部都被网络上的梗玩坏了……上面也有不少书友还在顽梗,没完没了了。”
“哎,在古代,李清照这种性格,其实真的算得上是一股清流,是女性的进步了。”
“对啊,才华又高,性格又清高……清高现在都不是个褒义词了,都不知道怎么形容了……”
“在女子作为男人附庸的古代,李清照这种自信,是难能可贵的、是先进的、是进步的!”
对于李清照的性格,韩复来也不想去评论。
那都是古人了,管她性格怎么样呢……
还是考虑接下来的剧情吧。
李清照和赵明诚在青州闲居了十几年,这十几年间,他们的事没多少,词也没多少。
不过李清照还是交了新的朋友,这个情节得写一写。
还有就是朝堂上的事,那就多了,还都是挺大的事。
【三年后。】
【政和四年,春。】
【李清照和赵明诚依旧闲居在青州。】
【两人依旧潜心著写他们的共同心血《金石录》,生活平淡,但美满。】
【这日,李清照正对着一幅刚刚临摹完毕的《皇甫诞碑》出神,丈夫赵明诚在外访友,这满室的藏书与金石,虽能慰藉心神,却也时常显得过分清寂。】
【侍女轻叩门扉,通报道:“夫人,城西苏家娘子前来拜访,说是日前夫人寻的几本前朝诗集,她家中正好有藏,特送来一观。”】
【李清照闻言,略整了整衣衫,道:“请进来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