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李清照出青州(1 / 3)

加入书签

第三百五十二章,李清照出青州

历史,就是这么有意思。

就算现在有人穿越回去,哪怕穿越成宰相,就能改变结局吗?

不一定的……甚至可以说,一定不能的。

宋朝的那些官员们,没一个是傻子,他们自然知道三国的实力情况……嗯,没打之前对自已的判断还是很自信的。

他们一定是综合了各种考虑,综合很多私心,才做出这样的决定的。

这个决定,甚至是皇帝和朝堂的综合意志,反对的,哪怕是宰相,估计都得被罢免。

再者说,退一万步来讲,就算联辽抗金,扛得住吗?

这也不太好说……

这个时候宋朝的军事实力,拉垮到让人惊掉下巴。

再加上朝廷对武将和士兵的态度,想重新练出一支新兵来,也是难上加难。

辽国也已经积重难返,军队战斗力并不是那么强了。

哎……有时候我们觉得傻逼到极点的古人的选择,说不定其实也是当时唯一的选择了。

反正如果让韩复来穿越到政和四年这个时间,他是没办法的……

“那个明教教主方腊,也是个牛逼的人,造反竟然感觉很顺利的样子……”

“这说明什么,说明宋朝其实已经到了要亡国的地步了。”

“短时间内队伍发展到数十万之众,震动东南半壁江山……这简直就是那啥,大家都盼着有个人能带领大家造反呢啊!”

“连杭州都轻轻松松攻克了,感觉这个方腊是个人才啊!”

“但应该很快被镇压了,后面金国掳走宋朝两个皇帝的时候,好像就没这个人了。”

“哎,怎么感觉有点失落啊,还有点失望……”

“宋朝这个朝代真的很让人气愤!”

“赵明诚终于又出来做官了,看看是个什么情况吧……”

“为啥赵明诚一出来就能做知州啊,这算是个比较大的官了吧?我记得当时苏轼的时候,他妈给他找的靠山,也才是个什么通判学官的。”

“我也不理解。”

“估计是人家名气大吧……”

“感觉还是不科学……”

“科学的呢,政治这东西,不是咱们同学们相处,今天吵架了,明天就不理你了……还是那句话,政治上是没有永远的敌人的。”

韩复来休息够了,再次开始码字。

为什么赵明诚能重新复出,并且还能直接担任知州要职呢?

或许是因为他两个哥哥的原因吧,也可能是因为他名望的原因。

赵明诚大哥赵存诚,这个时候担任的是广州知州,也是一方大员。

二哥赵思诚,更是担任中书舍人,这是中枢要职。

这两兄弟,等到南宋的时候,更是一个做到了广东安抚使这样的封疆大吏,一个做到了吏部侍郎这样的中枢核心。

吏部侍郎那可是全国官员里,最拔尖的那一小撮人了。

【宋徽宗赵佶在位期间,宠信蔡京、童贯、王黼等奸臣,生活极度奢靡,大兴土木,修建皇家园林“艮岳”,耗尽民脂民膏。】

【徽宗皇帝酷爱奇花异石,蔡京等人便在苏州设立“应奉局”,专门在东南地区搜罗珍奇花石,用船队经大运河运往东京开封,称为“花石纲”。】

【此举给东南人民带来深重灾难,官吏们趁机敲诈勒索,无数百姓为此倾家荡产,中产之家全都破产,甚至卖儿鬻女以满足需求。】

【东南地区是北宋的经济命脉,承担了沉重的赋税和徭役,百姓本就苦不堪言,“花石纲”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