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三院五堂(1 / 6)

预算一词迅速成为了福州城的热点词汇,大家都在讨论这个问题,什么是预算?预算到底是干什么的?

众人都在好奇,也在迷糊,还有一些人看出来预算的好处,也知道世子当初说的减少贪污、浪费是怎么来的。但具体是什么个章程,还要看作为试点的海陆学院。

洪旭、马信这几天忙得是焦头烂额,也急着回去翻看世子府之前下发的各类文书,想要尽快跟上世子的步伐。

在试点中,洪旭等人发现,做好预算,首先要有一批精于财经工作的人才,而这类人才别说是泉福四府之地,就是整个中华大地都比较罕见,即便有,也是一些大商行之中的掌柜级人物,年龄也都四五十了,那些大商行怎么舍得放人?

就在这时,通过翻看文书,他们赫然发现,在福州城内竟然有一座财经学堂。这座财经学堂是一个月前由世子郑锦下令成立的,里面的已经有了三十七名教师和三百二十名学生。

这些老师都是郑锦费尽心机从各地收罗过来的,懂得一些杂学,尤其是数学方面的。

这个时候,大家才想起来,世子之前高价在民间招聘人才一事。当初的月俸可是不低,最低十两,最高一百两,这可是月俸,不是年俸。对于战场的厮杀汉每月最高不过十五两的饷银而言,这个价格已经是妥妥的高薪了。

现在这福州财经学堂的老师就是在这个招聘之中担任的。

洪旭、马信得等人对于郑锦这走一步算三步的手法都吓出一身冷汗,这种那些煌煌大势压人的做法感到心惊。实在想不到若是他们不主动交出兵权,郑锦会怎么对待他们?会不会就像郑家军的改变一样,在悄无声息之中,就不知不觉丧失了军权,毫无反抗之力。

财政预算司的成立悄无声息地于刚成立一个月的财经学堂联系了起来。那郑锦最近筹建的八所学堂、学院是不是也跟之后的布局政策有些密切的关系。

郑锦最近成立的船政学堂、机械学堂、农政学堂、商务学堂和政治学院,也被众人仔仔细细地研究起来。加上财经学堂、海军学院、陆军学院,这三院五堂一下子火爆起来。

更多的人想要挤进这八所学堂、学院担任老师或职工,一些心思透明之人,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