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均田免粮的第三步(2 / 3)
,可以作为饥寒之时的果腹之物。”
郑锦对此颇为了解的,番薯就是地瓜,也叫红薯、红芋,最早是万历二十一年,即公元1593年间福建长乐商人陈振龙在吕宋行商的时候发现了这个高产农作物。当时西班牙人禁止番薯外传,陈振龙以为此物可以缓解家乡饥荒,就冒死将地瓜藤缠入商船的缰绳之中,带回了福建长乐,并在老家附近开始种植。
第二年,福建大旱,陈振龙向福建巡抚金学曾推荐番薯,金学曾大喜,向福建境内推广,对缓解饥荒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随后番薯就在福建等地逐渐看开始种植。
因为地理因素的原因,这些高产作物都有很多名称,番薯,又叫地瓜、红薯、红芋等。土豆的名称就很多,土芋、马铃薯、地蛋等都是对它的称呼,也是在万历年间由越南一带传入广东等地,因造型奇特,加上一些地主阶级的故意隐瞒,土豆的传播速度更为缓慢,仅仅是富人餐桌上的一道精品菜肴。
土豆可以说的是极佳的一种高产农作物,亦菜亦主,口味极佳,产量极高,确实地值得推广的第一品种。
南瓜传播到中国的时间更是比较靠前,是在正德年间,由葡萄牙人进贡给正德帝的贡品,被正德帝当成稀有花朵养在御花园,南瓜的传播速度更为缓慢,由北往南,逐渐传播。
说实话,郑锦对南瓜是不抱希望的,他知道南瓜的传播速度太慢了,基本集中在北方五省,而北方五省历经战乱,民不聊生,其传播的速度就更慢了,没有想到竟然会有一个这么大的惊喜。
郑锦拿起一个拳头大小的椭圆形的东西,掰开看了一下乳黄色,一股熟悉的味道传入鼻孔,没错了,这就是地瓜,虽然不大,想来是这个时候的最初品种吧,后世的那种体型大的地瓜,都是经过几百年的培养才有的品种。
“邓长史,有劳你为我介绍一下这三种农作物的产量、种植的时长。”
邓会激动的道:“世子,这三种农作物产量都很高,这番薯,我就不多介绍了这在福建、广东种植的颇多,民众在屋前屋后和荒地中种植不少,每亩的产量最低可达八石,最高可达十石,现在已经逐步成为百姓的主食之一了。
这土芋和南瓜倒是少见,若不是世子提醒,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