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奇怪的父子!(1 / 3)
冯鉴真越说思路越清晰。
相关的理论和技术细节在脑海中源源不断地涌现。
“我们可以设计一套专门的太空材料实验装置。”
“利用静电悬浮或者电磁悬浮技术,使需要熔炼的钨合金样品在真空中实现无接触悬浮。”
“这样就能彻底摆脱容器的束缚!”
“然后再采用高能量的半导体激光器或者二氧化碳激光器。”
“对悬浮的样品进行精准聚焦加热使其熔化!”
钱老听的呼吸都微微急促起来。
他猛地站起身。
在狭窄的书房里来回踱步。
“无容器冶炼!”
“对!对啊!”
“在失重状态下熔融的金属会因表面张力自然形成一个完美的球体。”
“没有污染,没有杂质偏析!”
“这简直是解决高熔点和高活性材料制备的终极途径!”
师兄弟两人都是站在时代前沿的科学巨匠。
一个思路点拨就能立刻碰撞出惊人的火花。
“可行性很高!”
冯鉴真也站了起来,走到书桌旁。
随手拿起一支铅笔和一叠草稿纸。
“在静电控制场内,我们可以通过精密控制电场力来稳定样品位置。”
“加热方面,半导体激光器体积小、效率高,二氧化碳激光器功率大。”
“我们可以根据不同样品和工艺要求选择或组合使用。”
“关键是控制系统和能量传输系统的设计……”
他一边说,一边在纸上飞快地写下几个关键公式和原理框图。
钱老凑过来,眼睛一眨不眨地着纸上的内容,不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疑问。
“嗯....静电悬浮的稳定性控制是个难点,需要考虑样品电荷逸散和空间电荷效应...”
“激光加热的均匀性也需要优化,或许可以引入旋转机制...”
两人越聊越兴奋。
完全沉浸在这个新思路所带来的巨大喜悦和头脑风暴之中。
书房里只剩下铅笔划过纸张的沙沙声。
两人时而激昂时而低沉的讨论声响彻房间。
一个个技术难点被提出,又被初步的解决方案所化解。
一套基于太空环境的无容器材料制备技术的雏形。
正在这间堆满书籍的书房里逐渐清晰起来。
就在师兄弟二人沉浸在公式与构想的海洋中时。
客厅外传来了钥匙开门和脚步声,是蒋莹和一个三十来岁的年轻人。
一进门,两人便察觉到了书房内的动静。
这个年轻人不是别人,正是钱老的儿子钱勇刚。
“我爸回来了?”
钱勇刚看着书房的方向好奇地问道。
“书房的灯亮着,估计是。”
蒋莹的声音跟着传来。
“你小声点,别打扰他。”
“我去看看。”
钱勇刚说着,便朝书房走来。
他推开书房门。
果然看到父亲和一个年轻身影正头碰头地趴在书桌上。
两人写写画画,神情专注而兴奋。
而这个年轻身影他也认识。
“小冯也在啊?”
冯鉴真听到动静抬起头,笑着打了声招呼。
“勇刚哥。”
钱勇刚点点头,随即好奇地凑了过去。
“在忙什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