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弹劾我?你们配吗?(2 / 3)
轻咳嗽一声,尖细的声音响起:“肃静。”
殿前瞬间安静下来。
王瑾展开一卷黄绫,朗声道:“陛下有旨。”
百官齐刷刷跪倒在地。
“朕躬安,太子监国览,诸卿所奏,陆丞出使大理一事,功过是非朕已了然于胸。
陆丞助大理平乱稳固边疆,其心可嘉其功当赏。
但是行事确有不循常例之处,念其初犯且结果于国有利,着罚俸半年以示惩戒。
其所携大理国书及礼单,交由内阁与礼部会同查验,若无违,准其入库。
另陆丞旅途劳顿,准其休假半月不必署理都察院事,安心静养,钦此。”
旨意念罢,众人神色各异。
这旨意看似各打五十大板,实则高高举起轻轻落下。
罚俸半年无关痛痒,查验国书礼单亦是例行公事,反倒是休假半月,不必署理都察院事,值得玩味。
这既是保护,让陆丞暂时远离漩涡中心也是一种冷处理,观察各方反应。
“臣,陆丞,领旨谢恩。”陆丞叩首,声音平稳。
散朝后,官员们陆续离去。
有人向陆丞投来同情的目光,有人则面露讥讽,更多人则是避而远之。
周尚书走过陆丞身边时,微微颔首低声道:“维之,暂且忍耐。”
陆丞躬身还礼:“谢老大人回护。”
回到会同馆,秦川早已焦急等待。“大人,朝上情形如何?”
陆丞将旨意内容简单说了。
秦川愤愤不平:“大人立下大功,反倒受罚,还要被查验国书,这是搞针对。”
“雷霆雨露,俱是君恩。”
陆丞打断他,“这样处置,已是最好结果。”
他看得明白,皇帝在平衡各方势力,既不想寒了功臣之心,又需要给反对者一个交代,更不愿看到他立刻卷入党争。
休假半月,是缓冲也是考验。
“那我们……”
“收拾一下,先回府。”陆丞在京中有一处小院。
回到略显冷清的府邸,陆丞屏退左右,独自坐在书房。
他需要理清头绪,朝中的攻击暂时被压下,但隐患仍在。
江南困局未解,辰州洛文远的案子透着蹊跷,内卫的试探言犹在耳,还有那封大理国书。
他取出国书副本,再次审阅。
内容主要是段思平表达对大周的忠诚与感谢,重申盟好,并隐晦提及希望大周能在吐蕃问题上给予支持。
并无任何逾越之处。
真正的关键,或许在于那些随国书一同呈上的礼单,以及段思平私下那句关于“永结盟好,互为唇齿”的嘱托。
这些在某些人眼里,都可以被解读为私相授受。
接下来的几日,陆丞深居简出,谢绝一切访客,仿佛真的在安心静养。
但他并未闲着,让秦川通过一些可靠的旧部门生,继续打探消息。
消息陆续传来。
内阁与礼部对国书和礼单的查验已结束,确认无误,风波看似平息。
但关于江南的争论却愈演愈烈,弹劾冯敬的奏章越来越多,甚至有地方官员联名上书,陈述冯敬主政后种种弊政。
三皇子一系趁机发力,频频举荐他人取代冯敬。五皇子一系则竭力维护。
而辰州方面,洛子期又悄悄托人送来一封信。
信中言道,其父洛文远已被定罪,不日即将流放。那漕运货栈工程强行推进,引发民怨,有百姓到州衙请愿反被镇压。
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