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荒地(1 / 5)
盛夏的阳光炙烤着直隶大地,林乔蹲在一片贫瘠的山坡上,手指捻着干燥的土块。土块在他指间轻易碎裂,扬起一阵细小的尘埃。
\"大人,这地方种不了庄稼。\"跟在身后的老农赵五摇头叹气,\"石头比土多,存不住水,种啥死啥。\"
林乔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土。放眼望去,这片位于京城西南的荒山坡连绵数里,只有零星几丛顽强的野草点缀其间。而山脚下,肥沃的平原则被整齐的田垄分割,金黄的麦浪翻滚——那是庆王府的庄园。
\"赵老伯,这山地有人耕种吗?\"林乔问道。
\"偶尔有人来放放羊,种地?白费力气!\"赵五咧开缺了门牙的嘴,\"好地都在王爷、大人们手里,我们这些没地的,要么租他们的田,要么去城里卖苦力。\"
这是林乔担任\"劝农使\"半个月来听到最多的抱怨。直隶地区七成以上的良田集中在宗室权贵手中,普通农民要么忍受高额地租,要么沦为流民。他原计划推广的轮作制、新农具等技术改良,在这些大庄园里根本推不动——庄头们只听主子的,而主子们对任何改变都充满敌意。
\"007,分析这片山地的土壤成分和坡度。\"林乔在脑海中命令。
\"扫描中...土壤ph值6.8,含石量32%,坡度15-20度,年降水量...\"007的系统音有条不紊地汇报着,\"建议:适合开发梯田,种植耐旱作物如谷子、高粱、甘薯等。\"
林乔眼睛一亮。是啊,既然良田被垄断,何不开发这些被忽视的荒山?若能成功,不仅能避开权贵阻挠,还能为无地农民开辟生路。
\"赵老伯,如果我在这里开几亩试验田,您愿意帮忙照看吗?工钱按市价给。\"林乔指着山坡问道。
赵五瞪大眼睛:\"大人,您不是开玩笑吧?这破地方...\"
\"不试怎么知道不行?\"林乔笑道,\"我在南边见过山地种得好的,收成不比平地差。\"
老农将信将疑,但看在工钱的份上还是答应了。林乔当即画了梯田的设计图,又派人去采购甘薯苗和耐旱谷种。第二天,十几个无地农民被雇来开工,按照林乔的指导,一层层修整山坡,垒石为埂,平整田面。
正当工程热火朝天时,一队人马从官道上疾驰而来,为首的正是庆王府的长史周汝昌。
\"林大人!\"周汝昌勒住马,居高临下地喊道,\"您这是唱的哪出啊?好好的官不做,跑来挖山玩?\"
林乔拍了拍手上的土,不卑不亢:\"周长史,本官奉旨劝农,自当因地制宜,开发荒地。怎么,这荒山也是庆王府的产业?\"
\"那倒不是...\"周汝昌语塞,随即冷笑,\"不过大人还是省省力气吧。这破山要能种出粮食,我周字倒着写!\"
\"那周长史不妨拭目以待。\"林乔不再理会他,转身继续指导农民垒埂。
周汝昌悻悻离去,但林乔知道,这只是开始。庆王作为直隶最大的地主,绝不会坐视他动摇现有的土地秩序。
十天后,一片梯田奇迹般出现在荒山坡上。整齐的田埂像一条条等高线缠绕山体,最高处挖了蓄水池,收集雨水用于灌溉。林乔亲自示范如何栽种甘薯,又教农民使用他设计的一种简易施肥方法——将杂草、粪肥和石灰分层堆积,制成改良土壤的堆肥。
\"大人,这甘薯真能在这么薄的土里长?\"赵五蹲在田埂上,小心翼翼地看着刚栽下的薯苗。
\"能。\"林乔信心十足,\"而且产量不低。等秋收时,一亩地能收上千斤。\"
周围农民发出惊叹声。在粮食紧缺的年代,这个数字太诱人了。
\"那...要是真成了,我们也能学着种吗?\"一个瘦骨嶙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