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圆梦蓝天(1 / 2)
一九八零年的春风吹过青砖砌成的校园围墙,带着北方特有的干燥与凉意。林乔站在教室外的走廊上,望着操场上几个穿着蓝白校服追逐打闹的男生,手里攥着刚刚发下来的物理试卷,78分的红字格外刺眼。
“林乔,发什么呆呢?下节是王老师的物理课,还不快回座位预习?”
同桌张爱华从身后拍了拍她的肩膀,两条麻花辫随着动作轻轻晃动,脸上挂着关切的笑容。这是林乔穿越到这个年代后最先熟悉的面孔——一个朴实热情的北方姑娘。
“就来。”林乔勉强笑了笑,跟着张爱华走进教室。
课桌上,摊开的物理课本散发着淡淡的墨香。林乔的手指轻轻抚过书页上的飞机插图,心中涌起一阵难以言喻的激动。醒来竟成了这个80年代的高中生。
“同学们,打开课本第58页,今天我们讲牛顿第三定律。”物理老师王建军走上讲台,他年近五十,头发已花白大半,但讲课声音洪亮有力,“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这是理解火箭推进原理的基础...”
林乔不由自主地坐直了身子。这是她再熟悉不过的内容,但此刻听着老师用略带口音的普通话讲解,却有一种奇妙的新鲜感。
“老师,火箭真的能飞上天吗?”后排一个男生突然举手发问,引来几声窃笑。
王老师推了推眼镜,表情严肃:“不要笑。十年前,我们的东方红一号已经上天了。航天事业需要更多年轻人加入,你们中的某一个,也许将来就能参与把中国人送上太空的项目。”
教室里顿时安静下来。林乔感到胸口一阵发热,那些深夜里绘制图纸、验算数据的记忆如潮水般涌来。她下意识地举手:“老师,我们能去看看真正的火箭吗?”
话一出口她就后悔了。这个年代的航天项目大多保密,她这个问题太过突兀。
出乎意料的是,王老师并没有斥责她,反而若有所思:“虽然现在看不到火箭,但下个月省科技馆有一个航天科普展,学校可能会组织感兴趣的同学去参观。”
下课铃适时响起,王老师收拾教案时特意看了林乔一眼:“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课后找我报名。”
“林乔,你什么时候对火箭感兴趣了?”放学路上,张爱华好奇地问,“以前你最讨厌物理课了。”
林乔踢开脚边的小石子,斟酌着用词:“就是突然觉得,能把东西送上天空,很了不起。”
“是啊,听说美国人都登上月球了。”张爱华压低声音,“我表哥说,我们国家也在秘密研究呢,在很远的沙漠里。”
两个女孩沿着栽满杨树的道路走着,夕阳将她们的影子拉得很长。路过报栏时,林乔停下脚步——最新一期《科学大众》的封面上,印着一枚划破天际的火箭。
“看什么呢?这么入神。”张爱华凑过来,“哦,这个啊,我哥买过这期,里面讲了好多航天知识。”
林乔的手指微微发抖,她从口袋里掏出仅有的几毛钱,毫不犹豫地买下了那本杂志。
当晚,煤油灯下,林乔一页页翻看着杂志。粗糙的纸张和略显模糊的印刷,都无法削弱那些文字和图片带来的震撼。当她读到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的发射过程时,眼眶不由自主地湿润了。
“乔乔,这么晚还不睡?明天还要上学呢。”母亲轻轻推开房门,端来一碗热腾腾的米粥。
“妈,如果我说我想学造火箭,你会觉得我异想天开吗?”林乔突然问道。
母亲愣了一下,随即笑了:“傻孩子,你想做什么就去做。不过现在最重要的是把学习搞好,听说今年高考特别难...”
母亲离开后,林乔从床底下拖出一个旧木箱,里面整齐摆放着这些日子收集的航天相关剪报和杂志。最上面是一张她自己画的简易运载火箭结构图——这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