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圆梦航天14(1 / 2)
列车在戈壁滩的小站停稳时,已是黄昏时分。林乔提着行李走下火车,迎面而来的是一股夹杂着沙土的风,干燥而粗粝。举目四望,除了几排低矮的平房和远处若隐若现的厂房,便是无垠的戈壁。
“是林乔同志吗?”一个三十多岁、皮肤黝黑的男子迎上来,穿着洗得发白的蓝色工作服,“我是基地接待科的小王。一路辛苦了!”
去往基地的路上,吉普车在颠簸的土路上行驶。小王热情地介绍着:“咱们基地啊,是1958年建起来的,最早的那批老专家现在都还在呢...”
车窗外,夕阳将戈壁染成一片金黄。远处,几个巨大的试车台矗立在天地之间,显得格外壮观。
基地生活区比林乔想象的还要简陋。一排排砖房整齐排列,道路是压实的土路,路边稀疏地长着些耐旱的植物。
“这是你的宿舍。”小王打开一扇门,“条件比较艰苦,有什么需要尽管说。”
房间很小,只有一张床、一个写字台和一个衣柜。墙上贴着注意事项:节约用水,定时供电,沙尘天气关好门窗...
放下行李,林乔发现桌上放着一本《基地工作手册》和一支手电筒。手册扉页上写着一行字:“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航天人的精神”。
第二天一早,刺耳的军号声将林乔唤醒。六点整,全体人员在广场上列队升旗。晨曦中,五星红旗在戈壁滩上冉冉升起,格外鲜艳。
“这就是咱们每天的开始。”站在旁边的女工程师微笑着介绍,“我叫张丽,比你早来两年。以后有什么不懂的,随时问我。”
早餐后,新来的人员被带去参观基地。巨大的试车台、精密的测量设备、纵横交错的管线...林乔被深深震撼了。
“这是亚洲最大的液体火箭发动机试车台。”带领参观的老专家自豪地介绍,“咱们国家的好多型号都是在这里试验成功的。”
正式分配工作时,林乔被分到了发动机研究室。主任是个五十多岁的老航天人,说话带着浓重的西北口音:“小林啊,听说你在学校研究过燃烧不稳定性?正好,我们眼下有个难题...”
原来,某新型号发动机在试车时出现了高频振荡,已经连续失败了三次。
“资料都在这里。”主任指着桌上厚厚一摞文件,“给你一周时间熟悉情况,然后加入攻关组。”
研究工作比想象中更加艰苦。实验室设备老旧,很多数据要靠手工记录和分析。戈壁滩昼夜温差大,白天实验室像个蒸笼,晚上又冷得需要穿棉袄。
最大的挑战是水源短缺。每人每天限量供应一小桶水,要兼顾饮用、洗漱和洗衣。林乔学会了用最少的水完成所有事情。
一个月后,她迎来了第一次现场试车。
凌晨三点,全体人员就位。控制室里气氛紧张,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岗位上严阵以待。
“各岗位报告准备情况!”
“测量系统正常!”
“燃料供应系统正常!”
“控制系统正常!”
林乔负责监测燃烧压力波动。她紧盯着仪表盘,手心微微出汗。
“倒计时开始!十、九、八...三、二、一,点火!”
巨大的轰鸣声震得地面都在颤抖,试车台喷出耀眼的火焰。数据仪表飞快地跳动着。
“燃烧室压力正常!”
“涡轮泵转速正常!”
“推力达到额定值!”
突然,林乔监测的压力曲线出现了一个异常的尖峰:“报告!出现高频压力振荡!”
几乎同时,试车台传来异响。
“紧急关机!”总指挥果断下令。
第一次试车又以失败告终。分析会上,气氛凝重。
“又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