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决裂(3 / 4)

加入书签

朱允炆母子二人的身影分在明暗两界。

殿外的暮鼓声透过厚重的朱漆门扉渗进来,每一声都像敲在人心上,让这满室的沉默更显凝重。

朱允炆盯着早已堆满灰烬的火盆,思绪却飘回了少年时。

那时他与李景隆还能在御花园里并肩放风筝,李景隆会笑着把最大的那只“青云鹤”让给他,说“殿下日后要乘鹤登极,臣必护您左右”。

可如今,“护驾”成了“绊路”,挚友成了死敌,这转变像一把钝刀,在他心口反复拉锯。

“作为一国之君,天下之主,就不该有朋友。”吕太后的声音打破了沉寂,鬓边的赤金点翠步摇随着呼吸轻轻晃动,眼神却锐利如刀。

“尤其是在这暗潮汹涌的京都,‘朋友’二字,不过是裹着蜜糖的毒药,太过奢侈。”

朱允炆喉结动了动,刚想说些什么,却被太后接下来的话堵了回去:“你以为盯着皇位的只有朱棣?”

“那些藏在朝堂角落里的蛀虫,那些手握兵权的将领,哪一个不是等着看你出错?”

“既然李景隆如今生出二心,你当初调兵改变北境局势的决策,那便没有错。”

她顿了顿,替朱允炆作出了最后的决定:“北平的格局,也该变一变了。”

“相信文兴在北境已经历练得差不多了,足以担得起守卫北平的重任了。”

回想着过去发生的种种,朱允炆深吸一口气,胸腔里的犹豫终于被压了下去,取而代之的是一股属于帝王该有的决绝:“儿臣明白该怎么做了。”

殿内的烛火噼啪响了一声,映得他眼底的光忽明忽暗。

李景隆留在北境的势力,如今就只剩守卫北平的铁铉。

而吕文兴早已在北平暗中布局,如今只待一个号令,就能彻底铲除李景隆在军中的根基。

“这天下终归是你的,该怎么做,你比本宫清楚。”吕太后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缓缓起身,“好自为之吧。”

那眼神里有期许,也有不容置疑的威严。

随着话音落下,吕太后已经直接向殿门方向离去,凤袍的下摆扫过地面,留下一阵淡淡的龙涎香。

朱允炆急忙跟着起身,双手交叠举过额前,恭敬地冲着太后离去的方向行了一礼:“恭送母后。”

直到那抹明黄色的身影消失在殿门外,他才缓缓直起身,眉宇间却闪过一抹复杂的神色。

这至高无上的权力,觊觎的人又何止各路藩王和诸多暗藏野心者?

就像一座镀金的牢笼,不仅困住了他,也困住了身边的人。

连母后这般亲近之人,又何尝不是在借着“护佑”的名义,为吕氏家族谋算?

此时的奉天殿外,暮色已经染透了宫墙。

吕太后刚踏出殿门,一道黑影便从廊柱后快步走了出来,正是吕家家主、户部侍郎吕思博。

“长姐,您终于出来了。”吕思博快步走了过来,压低了声音,小心翼翼的开口。

“怎么样,陛下决定了吗?”

“哪有那么容易。”吕太后沉着脸,脚下没有停,沿着汉白玉栏杆往前走,声音压得极低。

“他们曾经是那么要好的兄弟,想让他们彻底反目,总要耗费一些时间。”

晚风卷起她的袍角,露出了袖口绣着的暗纹鸾鸟。

她忽然停下脚步,转过头看向吕思博,嘴角勾起一丝狡黠的笑容,那笑容快得像流星划过夜空,转瞬便消失不见。

“不过刺杀吴王的计划虽然失败了,却也歪打正着,让皇帝和李景隆之间生了嫌隙。”

“这么算下来,也不算完全的失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