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9章 优先保存军队实力(2 / 3)
向辛弃疾表示欢迎。辛弃疾内心既兴奋又激动,他正是真实历史上那位抗金英雄、爱国主义词人辛弃疾。
他的代表不胜枚举,例如《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的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青玉案?元夕》中的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的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以及《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中的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等,都是脍炙人口的著名词句。
不过此时的辛弃疾年仅二十五岁,正处于正式踏入仕途的阶段。在历史上,他是因为率领起义军在北方抗金,最终归顺南宋,才成为著名抗金英雄的。
而如今的大宋,已经彻底打垮了金朝,甚至完全控制了金国,早已不存在抗金的问题。
但对于辛弃疾这样一位在历史上已被证明是忠君爱国的栋梁之才,赵桓是决意要启用的。所以很早就锁定了他,在他十八岁时,便让他进入军事指挥学校,接受严格的军事训练,成为一名专业的军事指挥员。
毕业后,辛弃疾进入军中任职,随后被派往印度和东南亚等地担任军中职务历练,积累军事作战经验,提升指挥能力。
这一次,赵桓将他调到二公主的女子集团军中担任副帅,就是希望他能发挥军事才能,在关键时刻协助二公主,避免军队陷入全军覆没的境地。
因为赵桓并不打算在军事方面给予二公主像以往那样大规模的援助,如此一来,在敌众我寡的形势下,二公主的军队很难取胜。
但又不能让她的军队被敌军全歼,这就需要辛弃疾这位军事奇才充当二公主的 “定海神针”。
由于接下来的这些战争并非历史上发生过的,赵桓也无法预测战局走向,所以需要一个真正懂军事的人审时度势,确保二公主的军队既不会败得太惨,又能败得真实可信,避免让敌人察觉到这是一个圈套。
岳云宣布完任命后,接着告诉二公主,他们的军队将由大宋的运兵船运送至朱罗王朝首都附近的海域,再从那里出发,与包围京城的敌军展开决战。
此次行动的目的,是要杀开一条血路,救出被困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