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2章 一切终究只能靠自己(1 / 2)

加入书签

弗鲁伊是个极度谨慎的人,得知敌军居然拥有战象和重甲骑兵后,就更加小心了。他远远望着山坡上排在最前列的战象和重甲骑兵,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他很清楚,如果强行进攻,战象和重甲骑兵一旦像洪流般冲下山来,他麾下以步兵为主的军队根本抵挡不住,只会被迅速冲散。到那时,军队兵败如山倒,很可能第一战就会被对方两万人马击败。

在这种情况下,弗鲁伊决定改变策略:不急于进攻,而是选择等待,等敌军出现疲态、战象和战马失去强大冲击力后,再发动进攻,这样会更稳妥。

于是他下令十万大军就地修筑工事、设置陷阱、拉设绊马索,同时部署火箭防备,防止敌军的象兵和重甲骑兵发动冲锋,彻底将卡维塔的部队困死在山上。

而卡维塔这边,由于敌众我寡,率军退守山丘后,只能眼睁睁看着敌军修筑防御工事、摆出困死他们的架势,却无法发动突围或反攻。

她困守于此,目的很明确 —— 等待二公主率领主力部队前来增援,然后里应外合突破敌军包围。

就这样,双方陷入了僵持。卡维塔在山上等着主帅的增援,却不知道此时的二公主,早已陷入了敌军的重重包围 —— 包围她的,是朱罗王朝的皇帝拉贾,以及大将军原阿米特,他们率领着三十万大军,将二公主麾下的六万主力部队围得水泄不通。

二公主发现自已陷入重围后,做出了和卡维塔相似的选择:将象兵和重甲骑兵部署在外围,像一堵城墙般抵御敌军进攻,同时寻找战机伺机突围。

另外,她还想先摸清前锋和侧翼两支军队的战况,再决定下一步的作战计划。

担任前锋的卡维塔在等主力增援,可主力自身都被包围了;如今联军包围圈中,唯一没有被包围的,便是辛弃疾率领的侧翼部队。

辛弃疾率领两万军队(包括两百重甲骑兵和一百象兵)负责侧翼掩护。作为大宋军事院校培养出来的将领,他深知军事情报的重要性,所以一开始就从部队中挑选精锐轻骑兵担任探马,让他们四处探查,以便快速掌握周边战局动向。

很快,探马就传回消息:有大股敌军正在向他们包抄,企图形成合围。这支敌军的统帅,是遮娄其王朝的摄政公主安嘉娜。 面对危机,辛弃疾却十分镇定。虽然对方有十万人马,是自已的五倍,但他根据探马传回的情报,再结合自已对朱罗王朝地形地貌的熟悉,迅速制定出了跳出包围圈的计划。

过去二三十年里,大宋对印度半岛的每一块土地都进行了精准测量,并用现代军事标准绘制了地图 —— 这些数据,都是大宋的测量兵以各种名义收集到的。

辛弃疾在军事大学学习时,就精通军用地图的使用;如今作为大宋派驻的副帅,他更是拿到了作战区域内高精度的军用地图。 凭借这份地图,他很快找到了敌军包围圈的薄弱点 —— 一处不到十里宽的缺口。只要从这里突破,就能轻松逃出敌军封锁。 突围过程中,辛弃疾没有急于动用象兵和重甲骑兵,反而下令这两支部队卸下战甲行军,避免战象和战马因长时间佩戴厚重铠甲、长途跋涉而过度消耗体力。

为了跟上步兵的行军速度,他甚至吩咐所有骑兵全部下马,牵着马步行。

正是凭借精准的情报探查和冷静的部署,辛弃疾率领两万侧翼部队,成功从敌军包围圈那道不到十里宽的间隙中突围,穿插到了包围圈外围。

在敌军还没来得及反应之前,他便率军直奔被重重包围的二公主主力部队而去。

二公主的主力部队被围困后,双方很快爆发了大战。尽管二公主麾下有象兵和重甲骑兵,但陷入敌军五倍兵力的重围后,这些精锐的作用也变得有限。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