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动如雷霆,关羽兵临江津口(2 / 6)

加入书签

不会弃吴侯而降。”

    关羽摇头:“放子瑜归江陵这事,就别想了;在孙权退回陆口前,子瑜都得在公安城待着。

    看诸葛军师面,关某不会为难子瑜,也不会使手段离间子瑜和孙权;关某也希望子瑜能看诸葛军师面,莫要再求死。

    等荆州事了,关某自当礼送子瑜离去,今后回了江东子瑜若再想以死求名,也不干关某事。”

    诸葛瑾欲言又止。

    随后又是长叹,同意了关羽的条件。

    关羽留下董恢看着诸葛瑾,避免诸葛瑾出现意外。

    诸葛亮之于刘备的重要性,关羽是很清楚的。

    诸葛瑾是绝对不能死在公安城的!

    董恢也是识大体的,留董恢在诸葛瑾身边,关羽才能放心去处理其余事。

    城内的动乱,没有持续太久。

    除了孙桓死战杀出公安城后,剩下的吴兵纷纷选择了投降。

    关羽一面令岳举、杨兴、严成、何元、罗延、余化带人巡城,一面又贴出安民檄文。

    同时又召集城内重要官员恢复秩序、补偿自烧房屋的官吏士民、派快船去通知江津口的刘封。

    等等。

    一应善后诸事,清晰分明。

    而在江津口。

    林胜、呼延深、鲁灼三条大船的箭矢已经耗尽。

    二十条火船的烟火也早已熄灭。

    江陵城内的丁奉,也带了三千兵马来江津口支援。

    看着江面上逐渐变弱的鼓声,宋谦长长的松了一口气。

    “终于,结束了!”

    “刘封这厮,也该退兵了。”

    如宋谦预料,刘封的确退兵了。

    而意料之外的是,刘封仅仅退了一个时辰,又再次举众而来。

    这次的鼓声,竟然更响亮,旌旗也更多!

    大船配小船,一字儿排开,浩浩荡荡下,在暮霭的笼罩下,仿若有万人之势。

    宋谦看得心惊。

    “刘封这厮,莫非要夜战?”

    “他到底在武陵郡聚集了多少兵?”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