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叔侄释嫌,刘备方面的部署(1 / 5)

加入书签

    刘封闻言转身,却是关羽已经醒来。

    又听得关羽语气中没有责备之意,刘封遂近前行礼:“小侄刘封,向二叔问安,惊扰了二叔清梦,请二叔见谅。”

    关羽微微一愣。

    上回听到“二叔”这样的称呼,已经是十二年前了。

    自刘禅出世且关羽公然称呼刘封为螟蛉后,刘封就没当面喊过一声“二叔”,不论是正式场合还是私下场合,都称呼的是关羽的职务。

    两人的矛盾,在十二年前就已经结下。

    而如今。

    刘封却一句话三个“二叔”,更是以“小侄”自称,听得关羽不由一阵恍惚,有一种听岔了的错觉。

    一时之间,关羽竟不知道该如何回应。

    刘封也知道这声“二叔”有些突兀,遂又道:“二叔不必如此。以前是小侄少不更事,不知二叔难处,误以为二叔嫌弃小侄非父王亲生。

    故而在益州八年,小侄每战先登,只为向父王证明我之才能不会逊色于禅弟,彼时的小侄,也的确对二叔也心怀怨恨。

    后来。

    父王在汉中称王,麾下群臣为立谁为世子而争吵不休,甚至还有人在小侄耳边谗言禅弟曾请巫人咒害小侄。

    父王不欲群臣相争,又兼汉中一战西川众人多有出力者,为抚人心,遂以禅弟为世子。

    恰又逢蒯祺死于乱兵,有荆州人对孟达心生怨言,又借此事与西川人相争,父王遂派小侄去统孟达军。

    小侄平定上庸和西城后,遣使报功,父王又力排众议迁小侄为副军将军。

    那之后小侄才真正明白,即便是父王也有身不由己的时候,也让小侄明白了二叔往日的难处。

    往日与二叔之争,皆因小侄不识大体而起。

    我为父王之子,父王又与二叔情若兄弟,我与二叔本为一家人,纵有矛盾也应该关起门来私下解决,而非在门外吵闹徒惹邻人笑话。

    昔日。

    二叔本在樊城势如破竹,却派廖主簿呼小侄出兵,这是在白送战功给小侄;二叔有袒护之心,小侄又岂能坐视荆州安危于不顾?

    还请二叔恕小侄往日无礼,今后小侄当与二叔同舟共济,同佐父王,不负父子兄弟之谊。”

    刘封说得巧妙,语气也是真诚无比。

    既表达出了刘备跟刘封父子间的信任,又表达出了刘封今非昔比,已然知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