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父子畅谈,刘备眼中的刘封(2 / 5)

加入书签

p; 任何的奇略都得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否则就是关公战秦琼胡扯八诌。

    诸葛亮提出隆中对时,刘备年近半百、髀肉复生、创业破产、寄人篱下。

    而刘备的诉求是:匡扶大汉。

    几乎要啥没啥,你说你要匡扶大汉?

    这活儿也就诸葛亮敢接!

    然而。

    仅仅十年出头,刘备真就跨有荆益三分天下。

    哪怕是史载关羽败走麦城、刘备败走夷陵后,诸葛亮依旧还能维持国祚四十余年。

    足见隆中对的战略价值!

    要刘封说:陈寿一个整理史料的史官,懂个锤子的奇谋将略。

    凭借收集的地图以及在荆益多年的实地勘察,刘封将《隆中对简图》不断的细致完善,具体到山水、重镇、险关等,又勾勒了行军路线、兵力部署等。

    一直画到申时,才将图画完。

    刚停笔揉了揉脖子,一个温润如风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公仲对军师横跨荆益的构想,理解颇深啊。”

    听到熟悉的声音,刘封连忙起身问礼:“孩儿见过父王。”

    说话的正是刘备。

    在召问完官吏后,刘备就起身来到院中。

    见刘封正专注的画图,刘备又屏退了左右,静静的来到刘封身后注视。

    中途还给刘封递了水囊。

    刘封只当是寇安国在身后也没注意,直到刘备开口才反应过来。

    瞪了一眼院门口的寇安国,寇安国向刘封摊了摊手表示无奈。

    “不要怪安国,是孤让安国不得声张的。”刘备笑了笑,坐在石凳上,又示意刘封坐下:“公仲这次立下大功,可有想过要什么赏赐?”

    刘备如寻常人家的慈祥长辈一般,谈吐举止皆令人如沐春风,让刘封不自觉间也少了紧张多了随和。

    刘封没有耍心机的称“不要赏赐”之类,认真的思考后,道:“孩儿希望,能担任北伐先锋。”

    担任北伐先锋,与其说刘封是在索要赏赐,倒不如说刘封是在表明立场。

    刘备不傻。

    相反。

    刘备对刘封的处境心知肚明。

    在收刘封为养子的时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