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与法正议,刘封的器量抱负(1 / 5)

加入书签

    虽说史载曹丕是在夷陵之战后才三路伐吴,但自孙权被驱逐出荆州后,未来就已经发生了转折。

    即便是刘封也不能预料曹丕会在何时发神经南下。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新城郡又处于汉魏交界处。

    就连柤中夷都知道趋利避害,刘封自然也不敢掉以轻心。

    刘封得在这短暂的罢战期,尽可能的在新城郡囤积粮草、修缮甲兵、修建工事,以应对未来变数。

    原本新城郡上庸四县人口最多,治所在上庸更为合理。

    在考虑到荆山诸夷要迁入房陵,以及柤中夷也会在今年迁入房陵,刘封在与邓范、虞翻等人商议后,决定将新城郡的治所设在房陵县。

    如此。

    西有上庸为门户,东有荆山屏障,北有武当山屏障,南能连通秭归,顺流而下也能直接去取南乡郡的筑阳。

    进可攻,退可守。

    虽然在当新城太守之前刘封从未治理过地方,但刘封谨记刘备的叮嘱:礼贤下士,多提拔有识务实之人,不自恃身份而嫌弃贤士出身。

    又有虞翻这个治理地方多年的五官掾替刘封梳理新城郡的诸吏各曹,诸如主簿、主记事史、少府、门下督盗贼、府门亭长、书佐、循行、干、小史。

    以及管民政的户曹、比曹、时曹、田曹、水曹,管财政的仓曹、金曹,管交通的集曹、漕曹、法曹,管军事的兵曹、尉曹,管治安的贼曹,管司法的决曹、辞曹,管教育的学官,管卫生的医曹。

    等等。

    刘封也庆幸招揽到了虞翻。

    否则如此复杂的诸吏各曹设置,刘封自个儿是搞不清楚的。

    邓范虽然有才,但擅长在于处理新城郡的汉夷关系,以前也没在郡县任职。

    让邓范来构建新城郡的诸吏各曹系统那就真成了赶鸭子上架。

    也正因刘封在短时间内就将新城郡的诸吏各曹部署规范,让新城郡的有识务实之士看到了新城郡潜藏的前景。

    这就好比去一个初创公司入职。

    若是这个初创公司管理混乱,一眼就是小作坊,真正有才能的不会去的。

    可若这个初创公司管理正规,一看就是大手笔,有才能的才会趋之如骛。

    事实也如此。

    前来参加诸吏各曹面试的士子络绎不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