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同返成都,刘备高调夸刘封(6K)(1 / 9)

加入书签

    诸葛亮深知民情,刘备深知军情。

    不论是民情还是军情,走汉中北伐都比走襄阳难十倍不止。

    昔日汉中之战,打得刘备几乎要“男子当战,女子当运”,曹操却顺利完成了徙民计划。

    看似赢了,实则双输。

    刘备输了人,曹操输了地。

    汉中之战都打得如此艰难,再想从汉中出秦川,其后勤压力会有多大,不论是诸葛亮还是刘备都不敢小觑。

    以及极为关键的:时间。

    恢复汉中生气少说得十年。

    哪怕走汉中顺利的夺下陇西,平戎治民积粮养马练兵又得十年。

    再从陇西一路破长安、破潼关、破函谷关、最后打到洛阳,这其中的时间更不知要多少。

    用二十余年的时间去跟曹魏拼治民积粮养马练兵,只会让双方的差距越来越大。

    这还是考虑曹魏一直被动防守且无天灾疫病的情况。

    然而。

    曹魏是不可能一直被动防守的,天灾疫病更是难以预料。

    如今孙权已残,曹魏的军事重心已经偏移到了刘备一方。

    荆州方面不仅要提防孙权再谋荆州,还要独自面临曹魏在汉水以北的重兵。

    《隆中对》最重要的一条“东结孙权”,以当前的形势来看,几乎可以说是名存实亡了。

    刘备势弱的时候,孙权都想着偷荆州打压刘备。

    刘备势强的时候,孙权更不可能对刘备有真心。

    任何的战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

    就如赤壁之战后,庞统认为“荆州荒芜残败,人物流失殆尽,东有孙权,北有曹操,待在荆州难有发展,而益州户口百万,土地肥沃,物产丰饶,夺取益州可成大业。”

    夺西川后,法正认为“曹操一举而降张鲁定汉中,却不趁势图巴蜀,反而只留夏侯渊、张郃屯守,不是曹操不懂战略而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有内忧让曹操不得不回”,故提议“举众讨伐汉中,上可得长安,中可蚕食雍、凉,下可固守为长久之计。”

    诸葛亮的隆中对没问题,庞统的战略也没问题,法正的战略也没问题。

    都是根据刘备不同时期面临的形势提出的合乎时宜的战略。

    前者让刘备有了立足之地,后两者让刘备得了益州。

 &n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