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同返成都,刘备高调夸刘封(6K)(3 / 9)

加入书签

nbsp;喜的是:刘封知恩义懂进退一心只为刘备的大业。

    有关于刘封对父子兄弟之谊的观点,也或多或少的传入了诸葛亮的耳中。

    当初立刘禅为世子的时候,诸葛亮是没参与讨论的。

    刘备为什么收刘封为养子,诸葛亮也心知肚明。

    十余年间,刘封一直都是被刘备当成继承人来培养的。

    刚称王就取缔刘封继承人身份,是很不合时宜的。

    然而刘备要安人心,又不得不在称王的时候立刘禅为世子。

    不立刘禅,众人就得猜测刘备是不是要立刘封。

    只要猜测有了,那么众人为了各自的利益就必然会两极分化,或支持刘禅,或支持刘封,甚至于支持刘永和刘理也有可能。

    毕竟。

    刘备是没有嫡生子的。

    刘封是养子,刘禅是庶子,刘永和刘理同样是庶子,本质上四人都是有继嗣权的。

    要立谁为世子,根本在于利益的权衡。

    然而不论是立刘封还是立刘禅,都会令人寒心。

    立刘封,关羽等人肯定是不乐意的,亲儿子不立,凭什么?

    立刘禅,刘封和支持刘封的心态就崩了,早知道不来益州了,打生打死的什么都得不到。

    而如今。

    刘封非但没有心态崩,反而主动的维护刘备的决定,更是不许有任何人离间父子兄弟间的情谊。

    若说刘封对世子位没有一丁点的想法,诸葛亮是不信的。

    然而。

    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能控制内心的欲望,而不会如野兽一般凭本能行事。

    控制得越好,就越有人性。

    凡古之贤人,无一不是能控制好欲望的人。

    人越贤,就越会受人尊敬。

    刘备如此。

    如今的刘封,亦是如此。

    “封公子所言,可称奇略,大王今后要北伐,亦可以封公子所献奇略为基。”诸葛亮先是肯定了刘封的奇略价值,随即话锋一转:

    “然而,大王不回成都,西川兵又如何能征调入荆州?留谁守成都,留谁守阆中,留谁守南中,汉中如何策应,等等诸事,都得大王回成都后才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