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刘备称帝,授封刘封为燕王(6K)(5 / 9)

加入书签

    说举荐王平,就真举荐了王平。

    当人事调令的审批递交到刘备手中时,刘备没任何犹豫就批示同意。

    为了让费诗和王平能用心辅佐刘封,还单独召二人谈了话。

    费诗一个益州前部司马变为新城郡从事,从官职上来讲是不升反降,然而是否得到重要并不能单纯的以官职高低来判断。先有刘封专程请诸葛亮促成费诗为新城郡从事,后有刘备要单独召费诗谈话,这其中的信任和器重,远非直接升官能比的。

    至于王平。

    身为降将,不仅受诸葛亮赏识举荐给刘封,还得到了刘备的亲自召见谈话,这对于一个降将而言,就如同泼天富贵摆在眼前。

    又岂会有拒绝的道理?

    尤其当王平看到刘封自三万户南中劲卒、青羌中挑选的五千精锐时,整个人都震撼了!

    五千精锐,竟然都由他王平来统率!

    更令王平震撼的是:刘封甚至都没选拔校尉、都尉、军侯、伯长等军中佐官,而是直接交给了王平来全权选拔!

    换而言之:哪怕王平将家中的狗都拉到军中来当军侯,刘封都会给这只狗封个军侯。

    再想到以前跟着曹操的时候只能当一个代理校尉,而如今却能全权决定五千精锐的佐官选拔,如此程度的信任,让王平的归属感倍增,在选拔佐官上更是加倍的谨慎。

    首重忠诚,次重能力。

    王平内心发誓要让这五千汉夷混杂的南中兵,变成真正的精锐,不负“飞军”之名!

    营中。

    费诗跟在刘封身边一路检校完飞军的校尉、都尉、军侯、伯长等军中佐官,暗有担忧:“将军就不担心,这群全由王偏将亲自挑选的佐官,今后只认王偏将的军令而不认将军的军令?”

    若是旁人,必会忌讳而不敢直言。

    这话若是传到王平以及王平挑选的佐官耳中,必会引起不满。

    费诗你什么意思?

    怀疑我们对副军将军不忠诚?

    然而费诗直言敢谏惯了,想到什么就会说什么,压根不忌讳。

    刘封深知费诗脾性,豪言而笑:“为大将者,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我既用王平,就会信任王平。我不会干涉王平对佐官的选拔和训练。

    然而公举的担忧也不无道理,就请公举辛苦辛苦,替我慰问众将士的家眷,或是送柴米,或是送油盐,或是送御寒衣物,或是送信。”

 &nb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