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神之一箭,刘备策马战襄阳(6K)(7 / 9)
中,且向襄阳城内抛射带有檄文的箭矢。
檄文大意:
刘备以中山靖王一脉行汉正朔,决意讨伐曹魏,今起荆益十万大军、良将千员,谋士百人来取襄阳,顺汉者昌,逆汉者亡,告诫襄阳城内的军民不要自误。
看到刘备派人射入城中的檄文,城内的吕常又惊又怒。
惊的是城外竟然真如满宠传信一般,是刘备!
怒的是刘备竟然都不加掩饰了,这是小觑吗?
“织席贩履之辈,也敢妄言行汉正朔!襄阳有我吕常在,任你有十万大军在外,能奈我何?”吕常忿忿的将檄文甩在地上。
狠话虽然喊得凶,但吕常内心却是很虚。
毕竟。
襄阳城内的守军只有五千!
在刘表时代,襄阳是大城,军民甚多。
自曹操南下后,襄阳大部分的士民都被强迁去了北方。
襄阳也就变得军少民少。
曹仁这次也只给了吕常五千兵。
不是曹仁不想多留兵力在襄阳,一则是徐晃和于禁支援南乡和石阳分走了大量的兵力,二者是襄阳有数十丈宽的护城河,需要大量的战船出入。
兵留多了,城内的物资尤其是柴木的消耗就会加快。
一旦不能到有效的物资补充,襄阳城就不攻自破了。
这也是曹仁会坐镇樊城而非坐镇襄阳的原因之之,曹仁不想将大军放在襄阳城中当旱鸭子!
襄阳城西。
刘备再临檀溪。
看着檀溪水流,刘备不由想到了昔日去襄阳赴宴反被追杀不得不走渡檀溪逃命的往事。
襄阳有县志记载:刘备兵屯樊城时,刘表请刘备赴宴,蒯越、蔡瑁欲杀刘备,刘备遂走渡襄阳城西檀溪水中,溺不得出,刘备高呼“的卢可努力”,乃一跃三丈过檀溪。
不过走渡檀溪是有,的卢一跃三丈就是以讹传讹了,那只是一群追兵没追上刘备而胡诌的借口罢了。
人老了就容易触景生情睹物思人。
想到走渡檀溪,刘备又想到了刘表,想到了刘琮献城。
往事如流水一般,映射在刘备的眼帘。
怀念间。
有战船自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