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关家虎子,刘备的千里良驹(6k)(6 / 9)

加入书签

,劝孙权出兵相助,两家和睦

    诸葛瑾佯装大惊,趁机表示要回一趟鄂城。

    关兴也不挽留,又亲自送诸葛瑾登船。

    看着诸葛瑾离去的船影,关兴的脸色再次回复了威毅持重。

    【诸葛瑾去成都是假,想刺探情报是真;孙权见父帅攻打石阳又生窥视之心,豺狗之辈,我早晚必除之。】

    虽然表面不提,但关兴内心深恨孙权。

    若非刘封在上庸提前觉察到荆州危机力挽狂澜,关兴这辈子都见不到关羽了,也永远不能再得到关羽的认可。

    关兴犹还记得在成都跟刘封论势时,刘封曾言:荆州北有曹操东有孙权,需有大将镇守,可由我守新城,坦之兄守襄阳,安国守夏口,君侯中居南郡策应,则荆州可安。届时再由父王引熊虎之士,或取宛洛,或取长安,或出陇右,则北伐可成,天下可安。

    之后。

    刘封又言陆逊非常人,恐关兴不能敌。

    虽然知道刘封有激将之意,但关兴认了这个激将。

    即便刘封不提,关兴也有替关羽守夏口以镇江东的想法。

    另一边。

    诸葛瑾还未抵达樊口,就遇到了全琮。

    见全琮身后战船,诸葛瑾吃了一惊:“全将军是要去何处?”

    全琮不答反问:“诸葛太守为何去而复返?”

    诸葛瑾让全琮屏退左右,低声道:“我在夏口被关羽之子拦截,偶然得知,刘备暗遣黄忠走艾县偷袭海昏。”

    全琮面色大变:“消息当真?”

    诸葛瑾遂将在夏口的前后诸事,具言相告。

    全琮的表情逐渐变得凝重。

    关羽封锁了荆州的各处关津隘口,孙权几乎得不到南郡的任何情报。

    两眼抹黑,最易跌倒。

    故而,不论是派诸葛瑾去南郡还是派全琮来助关羽,孙权的目的都在于刺探荆州的情报。

    诸葛瑾的话,全琮难辨真假。

    按全琮、陆逊和步骘的猜测,刘备的进攻意图在襄阳。

    可诸葛瑾探得的情报,全琮又不敢小觑。

    毕竟。

    站在刘备的立场上,一个在武昌郡又筑新城又徙士民又驻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