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关家虎子,刘备的千里良驹(6k)(8 / 9)

加入书签

nbsp;在关兴眼中,全琮的行事说话同样“稚嫩”。

    两人“畅聊”间。

    鄂城的孙权却因诸葛瑾带回来的消息坐立不安。

    刘备派黄忠偷袭海昏?

    刘备在石阳是佯攻?

    刘备的目的不是曹仁而是孤?

    刘备并未称帝,伯言等人的断言有误?

    一个个的疑问,在孙权心底滋生。

    孙权最开始的想法是:关羽想用佯攻文聘来麻痹自己,是在玩假途灭虢的诡计

    虽然因全琮、陆逊和步骘的断言而改变了想法,但孙权并未全信,依旧令诸葛瑾去打探消息。

    如今诸葛瑾传回的消息,反而更印证了孙权最初的判断。

    【会不会是关兴在故意诳骗子瑜?】

    孙权心中泛起了怀疑,很快又放弃了这个怀疑。

    【关兴初及冠,又岂能诳得了子瑜?】

    【倘若黄忠真的奇袭了海昏,牵动柴桑之兵,孤之后路就断了。】

    【小心无大错,不可不防。】

    想到这。

    孙权更坚定了要向曹丕称臣的想法。

    只有拉曹丕下水,才能借助曹丕的力量去抵挡刘备。

    仔细权衡后。

    孙权派谷利传令,称“海昏疑有山越叛乱,令全琮速速回军平叛。”

    得知军令的全琮大吃一惊,同时也敏锐的看到了关兴那“不自在”的神色。

    只不过。

    在全琮离开后,关兴那“不自在”的神色又恢复了威毅持重。

    关雄来到关兴身边,面有钦佩:“看来孙权起疑心了。关侍中的手段,令属下佩服。”

    关兴并未因诳骗了诸葛瑾和全琮而高兴:“孙权接连派人来刺探,定是对父帅攻打石阳起了疑心,陛下攻打襄阳的意图瞒不了太久。

    一旦孙权确认了消息,定会派兵来取夏口,阻挠陛下夺取襄阳。”

    关雄惊道:“孙权又要背盟?”

    关兴冷笑:“孙权反复之辈,视盟约为儿戏也不是头一回了。反过来想,这也不是坏事。孙权不背盟,陛下又如何能有出师讨伐的名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