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迁都江陵,刘备的战略调整(5K)(2 / 7)

加入书签

p;   计时的时候,通常会采用“日钟+水钟”的互补体系,白天用日晷校准漏壶,夜晚用漏壶延续计时。

    刘封的燕王府中,就专门请巧匠打造了日晷和漏壶。

    而申淑旁边的军用漏壶,则是一种“类钟表”的便携性漏壶,制作难度高。

    刘封最近也在尝试精简军用漏壶的制造工艺、改良行军颠簸时对漏壶计时的误差等等,以求能普及到军中将校,力求让军侯及其以上的军中校吏能人手一个。

    在刘封的认知中,将士的装备也不仅仅局限于兵甲,任何能提高调兵遣将效率的器械都可以选择性的装备。

    刘封没有因为孙淑三人的到来就减少对刘林四人的训练时间,依旧等到时间到了才准许刘林四人去休息。

    替刘林和孙成擦拭了额头的汗水,孙琰移步到刘封身侧,接过白素手中的竹签,将果片喂到刘封嘴边。

    身为刘封的正妻,又是名仕孙乾的嫡女,孙琰温雅大方,言行举止间皆显大家之风。

    即便府中多了申淑和白素两个有家族势力的美人,孙琰也未有妒意,如常的从容雍雅。

    似刘封这样的身份,为了拉拢某个势力而纳妾,是常有的事。

    自古以来。

    王侯权贵之家,后院事大都挺魔幻事的。

    就连嘲讽袁绍刘表的儿子如豚犬的曹操,也没能避免诸妾争宠、诸子争嗣。

    故而,家中正妻的德行和能力,也会影响诸妾诸子是否能安守本分、兄友弟恭。

    若是正妻德行、威望、能力不足,就会有如袁绍的刘夫人在袁绍死后杀尽宠妾、袁术的冯夫人在袁术在时就被其他妇人绞杀、曹丕被郭照蛊惑赐死甄宓导致曹丕曹叡父子生怨等等。

    以人为鉴,可明得失。

    刘封自然不愿意重蹈前人覆辙。

    有孙乾的良好家风和家学传承,孙琰的德行和能力是足够的,欠缺的是威望。

    毕竟孙乾死后,孙琰就只有一个如今才十岁的弟弟孙成,几乎可以说没任何的家族势力在。

    没有家族势力,威望上先天就会比有家族势力的低一头。

    哪怕有正妻身份,也会让孙琰心生顾虑,担心处置不妥会影响刘封的大事。

    为了将孙琰后院之主的威望树立,刘封一边让小舅子孙成跟长子刘林一起读书学武,一边又让申淑和白素与孙琰结金兰之谊,以情义笼络。

    刘爽和刘瓒来后,又让两兄弟也跟孙成和刘林一起读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