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将兵宛洛?刘备亲临襄阳城(6k)(4 / 9)

加入书签

有半点逾越规矩。

    曹真给曹爽取的名和表字,也是希望曹爽能有“德行”。

    不曾想。

    曹爽竟然口无遮拦的私下议论曹丕赐死甄宓的事。

    这是能随便议论的?

    自古以来,就没几个皇帝能忍受被议论。

    甚至于还出现了避讳制度,书写和言语中都得避开皇帝的名字以显皇帝的尊贵,如果触犯了就得受到惩罚。

    即便如刘秀,也直接让秀才变成了茂才,更是令整个东汉的人取名都要避讳“秀”这样的常见名,令古人今人后人都极为难受。

    纵观两汉,也就汉宣帝能做到真正的体谅百姓,为了避免百姓因为避讳而获罪,更是下诏改名刘询,理由是:古代天子的名字,人民很难知道,所以很容易避开。

    而在刘询的另一份诏书上也言明:国家司法,关系万民生命,要让获得释放的不抱怨,判处死刑的不愤恨,才叫真正有素质的法官;若是断章取义,曲解法令,不论是轻叛还是重叛都不公平。上位者无法明断,天下人就不会信服。

    曹丕,同样不是个能忍受被议论的,也无法和汉宣帝相提并论!

    对于这一点,久随曹丕的曹真是很明白的!

    甄宓为什么会被赐死?

    直接原因就是:曹丕宠溺郭照等人后,甄宓私下有怨言惹得曹丕不快,曹丕一怒之下就下诏赐死甄宓。

    现在。

    自家儿子,竟然私下议论皇帝?

    下意识的。

    曹真生出了“子不类父”的感触,狠狠的瞪了曹爽一眼,呵斥道:

    “昭伯,甄皇后之事不可再提!你姑母之事,我会请陛下酌情处理的,再敢胡言,家法处置!”

    本还想再提的曹爽,被曹真一瞪,到喉咙边的话又咽了回去,改口道:“孩儿知晓了。”

    只是在内心,曹爽却是暗暗发誓:今后若是掌权,必助平原王泄心头之恨。

    见曹爽嘴服心不服的模样,曹真更感头疼,准备给曹爽兄弟开一堂“人臣本分”的授课。

    就在此时。

    亲将费曜急急来报:“禀将军,有紧急军报,是郭刺史之弟郭配,派人昼夜加急送来的。”

    曹真面色一变。

    郭淮的为人秉性,曹真是很了解的。

 &nb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