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流言升级,刘备先被吓住了(求票)(5 / 8)

加入书签

;我收好处?

    吴懿差点一口气没接上来,有些气急败坏,呼问道:“张司隶,我何时收了燕王的好处?你怎能冤枉我?”

    张飞呵呵一笑:“吴懿,你也别不服气。若你未收燕王的好处,又怎事事都偏向燕王?

    我不过去了趟长安,江陵城就流言四起,看似伪魏的细作在散布流言,实则是江陵的公卿百官欺负太子年幼无威。

    你身为皇后的胞兄,太子的亲近之人,不为太子谋立威望,却一直想着让太子忍让,何其愚也?只要太子有了威望,不论是燕王还是公卿百官,谁敢暗生事端?

    你也是善谋之人,岂能看不清太子如今的处境?除了你收受燕王好处,我想不到你会积极为燕王说话的理由。”

    刘禅此刻,心中已经乐开花了。

    本还想着,要花更大的精力来辩驳吴懿,没想到张飞一来,直接就合乎了心意。

    现在的情况就变成了:曹丕只是用了个流言计,结果在刘封将计就计下,流言计变成了阳谋计。

    一个哪怕刘禅明知道曹丕在故意使坏都会因此上当中计的流言计,继而让刘禅生出要亲自去宛城督军与刘封争功的想法和行动。

    虽然与曹丕最起初的目的不尽相同,但同样也起到了离间的效果。

    这就是刘封浑水摸鱼效果。

    不直接破掉曹丕的流言计,就只将水搅浑,让曹丕觉得流言计虽然没能完全达到想要的效果但又有新的便宜可占。

    只要曹丕贪,曹丕就得上钩。

    而眼下。

    曹丕还没咬钩,张飞先咬钩了。

    出兵机会,不容错过,必须珍惜。

    至于刘禅与刘封“相争”,张飞已经自动抛之脑后。

    就如方才那句“只要太子有了威望,不论是燕王还是公卿百官,谁敢暗生事端?”,只要威望足够,还怕震慑不了旁人?

    吴懿此刻已经无法辩驳了,只能抬出吴皇后,道:“张司隶,我是奉皇后之命来劝太子的。”

    张飞直接反驳道:“皇后可有说过,不让太子出兵?”

    吴懿语气一僵:“.没有。”

    随后。

    吴懿颓丧的低下头。

    皇后是不能干涉军国大事的,张飞这么问就一个意思:若吴懿说皇后有说过,那皇后就是在干政。

   &nb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