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暂罢刀兵,刘封的联姻计划(求票)(3 / 9)

加入书签

;  刘禅也不隐瞒,道:“是兄长的主意。兄长说,要立军中威望,并不一定非得亲自引兵上阵,善待将士家眷而让将士心存感激无后顾之忧,比起亲自引兵上阵更能令将士心服。

    兄长又言,中原虽然多有猛将悍卒,但因为曹丕父子苛刻将士家眷,更有奸人在后方婚配生人妇,故而中原的猛将悍卒常有离心者。

    倘若儿臣带着太子妃和母后时常慰问将士家眷,不仅可以让大汉的将士能奋勇杀敌,又可以让中原的猛将悍卒慕名来投。”

    吴皇后听得更心惊。

    犹豫片刻后,吴皇后又问:“燕王如此提议,岂不是将刀鞘送到了太子手中,今后生杀予取皆得受太子制衡。

    虽然这般问是在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但本宫不太能明白燕王此举之意。”

    刘禅如实道:“儿臣也这般问过。兄长说,没有军威的皇帝是无法管理国家的,兄长虽然无心与儿臣争夺皇位,但并不能保证子嗣就一定不会眷恋皇位。

    假使燕王府的军威一代代都胜过皇帝的军威,而皇帝又不能制衡,必会有燕王之乱的祸事出现。”

    吴皇后忍不住又问:“假如太子的子嗣容不下燕王或者听信大臣的谗言要祸害燕王,又该如何?”

    刘禅的语气又多了几分钦佩:“兄长说。倘若儿臣的子嗣太愚蠢又只想着赶尽杀绝,那就是儿臣之过,儿臣会尽力教导诸子,避免这种事出现。”

    看着思路清晰的刘禅,吴皇后的眼中也流露出了欣慰,一种子嗣成才的欣慰。

    燕王府内。

    给刘封当替身的寇安国则在详细的向刘封汇报江陵诸事。

    只是在提到某些人时,寇安国的语气颇为不忿:“殿下在外征战,这群刁官却总想着要用恶言来加害殿下,是可忍孰不可忍。不如除之以绝后患。”

    “一群只会动嘴皮子的腐儒罢了,不必理会,今后也还有用得着他们的时候。”刘封并没有因为这群人的恶言就动怒。

    水至清则无鱼。

    若不是这群人的存在,刘封也没机会将水搅浑而瞒过曹丕君臣。

    处于刘封这个位置,必然会面对诸多立场不同的人。

    杀是杀不尽的。

    若遇到麻烦只会用杀来处理,那刘封也坐不稳这个位置。

    就如昔日官渡之战后,曹操焚烧了通敌的文武名册一般,处理方式未必非得极端。

    考虑片刻后。

    刘封给寇安国下达了命令:“你去准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