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刘封北上,携带十万连弩矢(求票)(6 / 9)

加入书签

p;  “太子和太子妃配合不错。”刘封也恢复了笑意。

    刘禅轻叹:“如此诳三叔,弟心有愧疚。”

    太子妃也道:“希望阿父不会怪我。”

    小刘璿此刻也瞪大了眼睛,一双天真无邪的眼睛正盯着刘封,张着双臂“呀呀呀”的喊着。

    “倒是机灵。”

    刘封伸手抱起小刘璿。

    不出意外。

    当刘禅登基后,小刘璿今后就会是继承刘氏基业的新太子。

    史载秘书令郤正赞其“奉亲虔恭,夙夜匪解,有古世子之风;接待群僚,举动出于仁恕”。

    意思就是说刘璿德才兼备,继承了刘备刘禅这一脉的仁爱宽厚。

    兼之蜀灭后,刘璿也参与且死于姜维的复国之战,作为继承人,刘璿是合格的。

    不过现在局势变了。

    有刘封在,还轮不到让刘璿一个长孙去参与复国之战。

    刘封看重刘禅其实也有刘璿的因素在。

    这是一脉相承的仁爱宽厚。

    打天下,需要武烈;治天下,需要仁厚。

    倘若继承人都是善战不善治的,大汉也难以持久。

    刘封也在尽力的构筑宗室兄弟文武共治的局面。

    刘封比刘禅大十余岁,刘禅比刘封的长子刘林大九岁,刘林又比刘禅的长子刘璿大七岁。

    只要将兄友弟恭的美德在宗室中传承下去,且列为宗训,在没有大变故之前,就能一直保持这个关系。

    就如同光武帝的洛水之誓一样,若不是司马懿破坏了誓言,洛水之誓都已经成了士族的道德标杆了。

    哪怕魏都代汉了,这个道德标杆依旧存在并延续。

    同样。

    刘封也是有这样的打算,为后人树立一个榜样。

    对于有身份的人而言,脸面是个很重要的东西。

    哪怕你心中一点都不信,这脸面装也得装出来。

    若是有人掀桌子了,那大家都不用装了,直接就变成“天子,兵强马壮者为之”。

    见刘封逗得刘璿手舞足蹈,太子妃忽然道:“燕王不如替璿儿取个小名如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