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刘封兵困牵招,曹丕弃洛阳(求票)(2 / 9)

加入书签

;   安抚夏侯儒的同时,曹丕又厚赏了函谷关上的将校,以安众将校之心。

    随后。

    曹丕带上曹真,直返洛阳。

    迁都不是曹丕一人能决定的,涉及到的各方利益需要曹丕去协调。

    更重要的是:曹丕,不想留一个完整的洛阳给刘备父子!

    洛阳早被董卓烧毁了,如今的洛阳乃是曹操和曹丕父子重建的,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曹丕是不可能将洛阳留给刘备的。

    曹丕心中有了跟董卓同样的想法:既然守不住洛阳,那就毁掉洛阳!

    函谷关下。

    刘备的天子大牙旗随风招展。

    得知刘封在函谷关前成功引诱曹丕派兵出关,更是大败曹真斩杀了夏侯尚,饶是刘备喜怒不形于色也忍不住开怀大笑。

    “吾儿骁勇,世之翘楚。”

    刘备现在对刘封是越看越喜欢。

    能征善战,多有孝义。

    有子如此,夫复何求?

    “曹丕经此大败,定不敢再出函谷关。函谷关天下至险,强攻无益,需设法迂回。如今邓艾虽绕黄河威胁洛阳北翼,但依旧只能威胁洛阳而无法攻破洛阳。”刘封徐徐的道出了现如今强攻函谷关的难度。

    刘备对此深以为然:“吾儿有何良计?”

    刘封来到地图前,指向了并州一地:“如今,轲比能和步度根皆死,并州鲜卑已如散沙,儿臣欲趁此机会,联合郁筑鞬整合鲜卑诸部。

    雁门太守牵招,乃父皇刎颈之交,父皇可书信一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或可招降牵招。”

    见刘封提及牵招,刘备眼中流露怀旧之意,继而又叹:“子经家眷皆在洛阳,倘若招降,必令其家眷受累。为大义而害故人之子,朕不为也。”

    见刘备不愿牵招受累,刘封又道:“不招降牵招亦可,只要牵招不引兵来犯,自当和睦。”

    刘备沉思了许久,最终还是给牵招书信一封,让刘封带上。

    倒不是刘备同意刘封去招降牵招,而是刘备担心刘封杀心太大,见牵招引兵来犯直接就将牵招给砍了。

    虽说刘备跟牵招有刎颈之交,但战场之上不谈私情,对敌人仁慈就是对自己残忍。

    仔细商议后。

    刘封挑选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