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宜将剩勇追穷寇,刘备亲征(求票)(7 / 9)

加入书签

丕篡汉立魏。

    风向偏汉,可以支持曹丕归降大汉。

    “徐御史,听闻你乃刘备故交,方才为何不劝陛下归降大汉?”方才怒怼司马懿的卿官,寻上了御史中丞徐庶。

    徐庶如今也是快六十的老头了。

    起起落落多年,很多事都看淡了。

    “我已向陛下递交辞呈,不日就会离开朝堂,去寻故友游玩山水之间,这朝中大事,只能仰仗诸位公卿替陛下决断了。”徐庶语气淡漠,仿佛什么事都不能影响心境。

    卿官冷笑:“看来徐御史是想以在野之身去寻刘备,不肯宠辱与共,等于是自绝于我等,徐御史当真要如此?”

    粗俗点的意思就是:马勒戈壁的,你徐庶一个人求富贵竟然不带上我们,我们得不到富贵,你也别想好过。

    徐庶沉默了片刻,道:“尚书令与刘备亦是故交,尔等为何不去劝尚书令?若尚书令也愿劝陛下归降,今后尔等定可跟着尚书令同得富贵。”

    群臣一听,顿觉有理。

    徐庶虽然跟刘备有旧,但毕竟只是个小小的御史中丞,职务含权量不高。

    陈群就不同了,大魏尚书令,统领百官,士族领袖,又跟刘备有旧,若有陈群带头,不仅不用遭受战乱之苦,投降了还不用担心被弃用。

    虽然保不住现在的官职,但也不会彻底的断绝仕途。

    见群臣纷纷离开去寻陈群,徐庶暗暗叹了一声,心情变得极为复杂。

    几年前孟建在凉州降汉后,曾私下给徐庶送信,希望徐盛能弃魏归汉,被徐庶拒绝了。

    倒不是徐庶对曹魏忠心,而是徐庶不知道该以何种身份来面对刘备。

    纵然当初离开刘备是情非得已,但离开了就是离开了,徐庶情非得已,为什么关羽等人至死不渝?

    再加上曹丕称帝时,徐庶也在劝进表中,放不下自尊心的徐庶自觉无脸再见刘备,于是也就在曹魏浑浑噩噩的混着。

    这次曹丕大败,刘备又积极北伐,曹魏群臣士民惧战者不知凡几,徐庶也觉察到了邺城待不下去了。

    徐庶不想以俘虏身份再跟刘备相见,故而递交了辞呈,欲脱离曹魏游走于山水之间,以求保全最后的颜面。

    另一边。

    曹丕在别院大发雷霆,语气有有愤怒也有悲哀:“没想到朕,竟然也有被群臣裹挟劝降的一天!”

    想到当初刘协也是这般被群臣裹挟禅位,曹丕就感觉内心如吞了米田共一般,一种无力感油然而生。

&nbs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