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零二章 决战(五)(2 / 5)
在装备和作战手段上,魏军骑兵即便能够欺近东府军骑兵,用弯刀进行劈砍。装备的防护力也保证了东府军的容错。一刀砍在血肉上和一刀砍在甲胄上那是截然不同的后果。魏军只能选择更为刁钻的方式对要害进行攻击以致命。但是在战场上,这是何等的难度?
魏军的身法和骑术在作战中固然很重要,但在混战之中其实作用不大。特别是面对东府军的协同作战的战法,在马背上如猴子一样的灵活或许能够躲过一支长枪的突刺,但你躲不过第二支第三支长枪的突刺。东府军骑兵也同样配备了长刀这样的短兵刃,被近身之后丢弃长枪以长刀搏杀同样是东府军骑兵的强项。
故而,在综合双方的作战特点和实力之后,东府军骑兵丝毫不输对手,甚至还占据了优势。这一点在实战中很快得到了证明。
双方队形交错,进入大规模的混战之时,东府军骑兵用了一炷香的时间便开始占据战场的主动。一柄柄长枪利用长度的优势刺中魏军骑兵的身体,将他们挑落马下。一小队一小队的骑兵以互相配合的方式清空身边之敌,突破对方松散的阵型。失去长枪的兵士长刀在手,护卫在长枪骑兵的两侧,同欺近的魏军骑兵进行互砍。战斗进行的血腥之极,但却颇有章法。
魏军也非没有亮点,拓跋烈率领的两千多骑兵配备了长柄狼牙棒和铁骨朵。这种兵器对于盔甲齐整的东府军有着极大的杀伤力。利用钝器的震击伤其内腑,即便盔甲齐整,防护力强悍,但面对钝器的打击,也是致命的。拓跋烈率领的两千精锐骑兵在战场上造成了东府军骑兵重大的伤亡。
双方骑兵鏖战大半个时辰,战局逐渐向着东府军倾斜。东府军骑兵以成排的长枪突进将战线向魏军一侧压缩。魏军骑兵缓慢后退,拼命抵挡。
魏军骑兵发起一轮又一轮的拼命反扑,但东府军骑兵的阵型岿然不动。双方在交错的战场上留下了大量的尸体,互相展现了最为强硬的作战意志。但东府军的战线还是不断的向魏军方向压制前行,将魏军阵型一步步的向后压缩。
谁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骑兵作战,阵型一旦不能向前突进延展,而被迫后撤挤压成一团的时候,那将是致命的。已方骑兵无法施展,无法进攻,对方不断冲击之下,最终便是崩溃之局。
拓跋烈甚至已经情急之下下令,命后方骑兵以长弓射击,完全不顾交战区域已方兵马的性命,从而达到阻止对方推进的目的。但这种做法明显只能救急,只能短暂的维持战线的平衡。相反,这么做会大伤士气,谁也不敢向前搏杀,只会让对方更为轻易的向前推进。
拓跋烈叫停了这种做法,但他知道不能任由局面这么下去,他必须要想办法破局。在用狼牙棒将一名东府军骑兵的头盔砸的稀烂之后,拓跋烈目光投向了黑压压的骑兵拥挤的东府军后方。
在数百步之外,一杆巨大的血色旗帜迎风招展,上面斗大的李字随风飘扬。大旗之下,数百名骑兵簇拥着一名全副武装的男子。
拓跋烈虽不认识李徽,但他知道,那大旗下的人正是李徽。今日或许只有一个办法能够挽回局面,那便是击杀李徽,擒贼擒王。
对方显然没有什么防备心,居然突进到了数百步之外的距离。这个距离是极为危险的区域,李徽应该毫不自知。
拓跋烈迅速做了安排,他命手下将领率军在北侧战场位置发起突进,不计代价的发起猛攻。自已这率领两千精锐骑兵后撤,做出增援北侧战场的姿态。这么做是要给对方造成魏军骑兵全力从北侧集中突破的假象,以吸引对方相邻的骑兵往北靠拢,从而给自已这里谋得突进的机会。
他成功了。尽管东府军的阵型保持的不错,但是面对魏军于北侧百余步宽的战场区域的猛然强力突进,战线被往里推进。这迫得临近的东府军骑兵开始向北靠拢,进行围堵增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