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2 / 3)
另外需要需要采购的物资也是五花八门,数量有多有少,所以耗费的人力肯定不少。
甚至因为特殊需求,有些单位的采购科需要外设采购站或者服务公司的也不奇怪。
起码小说里面还很少见要跑到外地去采购的。
实际上,这个阶段,国内工业体系尚未完善,很多材料需要出国采购的情况也不罕见。
但是大半小说里面,真就把采购科当成伺候领导五谷轮回之所的专职部门了。
当然,具体运行模式的限制,所以哪怕“万人大厂”,实际上真的需要采购员到处跑的时候也并不多。
真的下乡、跑肉联厂、水产公司什么的地方采购点小食堂的物资,那也不算什么奇怪的。
“万人大厂”,怎么也能漏出这点儿资金。
当然,最多也就只能漏出这点儿资金罢了。
毕竟轧钢厂食堂使用的粮食是从粮食公司调拨的,这就是所谓的包干供应口粮。
属于保障生产的基本物资供应。
需要厂子从市场以及其他渠道采购的粮食,真的寥寥。
就连食堂的鱼、肉也都是从水产公司和肉联厂调拨的,要是没肉吃罐头,那就得等着副食品公司调拨。
只有蔬菜,是实行的计划和市场并行的模式,大头是蔬菜公司供应,再由市场采购补充。
随着灾害进程,包干粮比起最初下降了十几斤。
必不可少的是领导忧心忡忡,说职工没力气要出事,需要补充粮食肉类。
但是,你们要多少钱才能满足一个万人大厂的吃喝?
真的缺粮到这种程度,只怕职工哪怕休班,也不会吝惜这点体力,专门到单位吃食堂吧。
毕竟就连坐火车到四九城吃饭店都成了日常,那职工专门到厂子里吃食堂有什么好奇怪的?
毕竟吃掉的这顿,总能省得家里再去黑市买了,花粮票总比去黑市花钱节省吧。
这样的情况下,厂子粮食的消耗肯定直接拉满。
出现的亏空,哪怕只补充一小半,一个月五万斤粮食也不一定能打住吧?
这样就算往少说,那起码一个月也得填进去几千块钱——实际上几万块也不一定能买到这么多粮。
这可不是黑市一次买卖几斤,那就价高者得。
更何况你们一个月还要多少多少肉……
难道你们轧钢厂还专门有个车间印钱吗?
更何况,真的大批量粮食肉菜采购,那资金来源去处都要明晰才行。
真的查账时候,如何解决这个账目问题?
又有哪个领导能抹平这么大的资金缺口?
小灶的招待费从哪儿来,实际上最简单的,就是从职工福利伙食里面来出。
所以傻柱说领导吃小灶(个人出资的除外)是喝工人的血,这话完全没毛病。
毕竟他们一顿吃一百块钱,那一万个职工,每人就为这顿饭被克扣了一分钱的食物。
为什么那时候很少有贪官?
曾经还有人跟我说他父亲当年在哪儿当头头,可惜为人正直,啥都没拿到。
我把他父亲猛夸一顿,回头也只笑笑。
那年头儿的机关事业,如果不是外水,账面上钱都没有,贪个屁才是普通干部的正常状态。
这跟他正直与否也没什么关系,区别就只剩胆子大不大,能贪多少的区别了。
至于他父亲真的一点东西都没拿,那关我屁事,谁知道真假呢?
不查都是孔繁森,一查都是王那啥森。
他父亲正直,也许只是运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