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5章 人证(1 / 2)
出宫以后,常芙带着四花先寻到了苏青,她连给四花和大牛、虎子、周小勇等人叙旧的空当都没留。
这次带四花出宫,实在是眼下人手紧张到腾不开。
除了四花,其他能派上用场的人早被她支去各处,一头要盯着养济寺的筹建,另一头案件推进到关键处,证词、物证还得一一核对,两边拉扯着,哪里还有多余人手。
陈司记刚跟着出宫,便与常芙分开,去梳理几位尚字辈女官提交的证据,直奔核查一线。
她曾在尚食局待过,对采买的门道、账目里的猫腻门儿清,先去了尚食局对接的粮行、药铺,对照魏尚食给的底册核实物料与流转记录。
接着又转去胡尚服关联的绣楼,拿着账单跟掌柜逐一核对老夫人与庶媳的料子定制细节,连绣线的成色、成衣的交付时间都没放过。
毕竟这关乎后续审案宣判,半点马虎不得,她从不愿只听信单一证词或物证。
每到一处,都仔细盘问、对照记录,遇到含糊不清的地方,便让掌柜或经手人在核对单上签字标注,非要把所有疑点都捋顺了才肯离开。
也亏得这次是让陈司记去核对证据,换了旁人,断不会这般顺利。
别以为那些经手证据的人傻,他们个个都怕卷进这些内宅勾当中,能推就推。
偏偏陈司记他们有印象,后宫女官的身份,又只说是“按例补充在册单据,完善存档”,没提半个“查案”的字。
这般不着痕迹的说法,才让众人放下戒备,愿意拿出底册配合核验,半点没敢敷衍。等核对完单据,陈司记才状似无意地提了句:“听说昭安府也常来采买些滋补之物,不知近年可有变化?”
这话顺着“补充单据”的话头接得自然,半点没露查案的痕迹。先前还心存戒备的众人,见她只问些日常采买的琐事,便也没了顾虑,你一言我一语地回应起来…
苏青在京中商户圈里已经闯荡出一些门路,尤其跟周家采买日用的几家绸缎庄、粮铺掌柜相熟。
常芙没直接提查案,天香楼东家要只借着采买的由头,跟掌柜们闲聊周家内宅事。
一来二去,便从绸缎庄掌柜口中套出了关键:“周家那位宠妾,每月都要让贴身仆妇来挑最新的料子,偏主母生前,穿的都是旧物…”
顺着这条线,苏青在掌柜的口中得知曾在周家后院打杂、后来因“手脚不干净”被赶出来的老仆。
这老仆如今还在牙行里,无人问津,她本有怨气,再加上常芙塞的那锭银子,和牙人的威胁,终于松了口,不仅承认“见过姨娘身边人偷偷给安胎药换药包”,还说“主母罚跪那天,是姨娘让人故意锁了偏院的门,不让人送热水”,连证词都愿意亲笔写下。
常芙拿着老仆的亲笔供词,却半点不敢大意。一个因“手脚不干净”被赶出门的奴才,能有几分真。
她当即把供词往袖袋里一塞,盯着老仆道:“光你一人说,不作数。你在周家待了这些年,总得认识些还在周家里的旧人,带我去见她们,能寻着几个是几个。”
老婆子眼珠“咕噜”一转,瞬间摸透了常芙的心思,脸上立刻堆起算计的笑:“姑娘这是要找旁证?这可不是易事,那些人还在里当差,哪敢随便开口?”
她搓了搓手指,“得再加五十两,我才敢领路,还保准能说动他们开口。”
她要这五十两,心里早有盘算,这笔银子够她彻底赎了奴籍,往后再不用仰人鼻息当奴才,做个真正能当家做主的良民。
四花气的怒斥道:“贪得无厌的小人!”
常芙半点没被要挟拿捏住,反而转头看向一旁的牙人,语气干脆:“她如今的身价是多少?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