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浅谈儒家(2 / 3)

加入书签

百姓和君王以一种仁义道德来束缚。在这之前法家也有所尝试,但暴秦的灭亡是大家都知道的,证明法家的那一套并不能成为统治的工具,汉初时期推行的道家,道家那一套用来休养生息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可是,一旦遇到了外地的侵略,那一套就不够用了,为了中央的集权,汉武帝找到了董仲舒,在董子的改变下,儒家成为了统治者的统治工具,而自己的骨气也是第一次被打断了。”

范夫子打断说:“小友此话说的有些偏颇了,小友已经说了,权力是世间最美味的毒药,就连圣人的弟子都做不到对权力视若无睹,更不要说后世的凡人了,圣人千年都难以出现一个,凡人是世间的大多数,这不是儒家的骨气被打断了,而是儒家的人更醉心与权力罢了。”

李星群恭敬行礼说:“夫子教育的是,小子孟浪了。”

范夫子严肃的说:“星群小友你是一个聪明人,你要明白有些东西做的说不得,说的做不得。”看来范夫子赞同了自己的观念,但是范夫子不能承认,而李星群经过范夫子这一提醒才反应过来,一旦儒家骨气被打折了这句话被人听到传到了外面,那就真的和那些学子不死不休了,打击面太广了。

李星群继续说:“权力之毒太过恐怖了,正因为这样儒家经过那么多年的发育,我相信还会出现比董子还要恐怖的学说。”没错就是,贻害无穷的程朱理学。

“举例说明。”

“远在东汉时期马融就提出了三纲理论,讲求的也是孔子君君臣臣的理论,但是后来会有儒家的人对这个理论有意思的进行修改,比如说为之纲者,为之天也;三纲之道,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君虽不仁,臣不可以不忠;父虽不慈,子不可以不孝;夫虽不贤,妻不可以不顺。存天理,灭人欲。”

三个夫子脸色一变,随后恢复正常的脸色说:“小友这话说的什么意思?”

“还能什么意思,三位夫子还不知道吗?一旦经过这样解释之后,三纲之道就沦为单方面的服从了,臣子要无条件服从自己的君王,子女要无条件的服从父母,可笑的是,在论语中就有说孔子不服从鲁国的君主选择了退隐,也有孔子在宋国拒绝君王之事,更不要说舜帝大孝,小棰则待过,大杖则逃走。要真的无条件的顺从自己的父母,那舜帝岂不是应该自己找一个绳子上吊满足自己的愿望算了。孔子却没有这样的看法。所以我说儒家越到后期就会变得越可怕。而且统治阶层为了自己的利益,必然会选择这样的学说。”没错说的就是你,程朱理学,程颐朱熹时期的理论还算功过相抵,越到后面的发展,越是有过无功了,对于老百姓思想上的压榨可以说到达了极致!

“理学!”

“三位夫子难道现在已经出现了这个理论了吗?”

范夫子长叹一声说:“呵呵,之前和你是室友的周美成就是理学的代表人之一,还有那个在科场上多有接触的谢上蔡也是理学的人,之前学宫里的人就因为理学的思想太过于极端,不符合儒家先贤的仁,而把周伊川驱逐出了学宫,连带着他的弟子也离开了学宫,而现在周美成回到了学宫,说明了学宫内部对于理学已经有所改变了。”

难道这一世的人又要受到程朱理学的毒害了吗?李星群尝试性一般的问:“有办法阻止吗?”

“没有办法,这一点你比我们更清楚,你都说了儒家的兴盛是满足了统治者的需求,那么为了维护儒家的地位,就越是要满足统治者的需求,理学那一套,在我们这些人看来没有人性,但是一旦被官方所认可,几代人下来之后也就没有人会在意这件事情了。”

李星群作为后来人自然知道这件事情,喟然长叹:“儒家本没有必要走到这一步的,现在整个中原已经离不开了儒家,儒家经过这几千的发育,早已经融入了我们的血脉之中,做一个有尊严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