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9章 一代枭雄萧宗真的落幕(2 / 4)

加入书签

深吸一口气,转身走进帐篷,她知道,明天将是一场恶战。

大同府的城门在萧宗真身后缓缓关闭,门轴转动的吱呀声像极了濒死者的呻吟。他勒住马缰,望着城内熟悉的街道,却只觉得陌生——原本该车水马龙的十字街口,此刻空无一人,只有几只乌鸦落在歪斜的酒旗上,发出沙哑的聒噪。

“陛下,回宫吧。”亲卫的声音带着小心翼翼的试探,他们的甲胄上还沾着太原府外的血污,眼神里却满是对这座城的畏惧。

萧宗真没有动,只是盯着府衙方向。那里曾是他处理政务的地方,此刻却连檐角的风铃都没了声响。他想起三天前逃进大同府时的情景,守门的士兵看他的眼神,像在看一具行尸走肉。

踏入皇宫的刹那,一股霉味扑面而来。曾经铺着波斯地毯的回廊,如今积着厚厚的灰尘,墙角结着蛛网。几个宫女抱着包袱匆匆从侧门跑过,撞见萧宗真,吓得瘫在地上,包袱里的金银细软滚落一地,却连头都不敢抬,连滚带爬地逃了。

“拦住她们!”萧宗真的怒吼在空荡的宫殿里回荡,却没有一个侍卫上前。那些原本该站在廊下的禁军,早已不知去向,只有几个老弱的太监缩在柱后,眼神躲闪。

他跌跌撞撞地走进议事殿,龙椅上的锦垫被人割开,露出里面发黄的棉絮。原本该站满大臣的殿堂,此刻只有寥寥数人——户部尚书的座位空着,据说昨夜带着库房的账本投奔了大启;兵部侍郎的官帽落在地上,帽翅断了一根,像是仓皇逃离时遗落的。

“陛下,”仅剩的吏部侍郎颤巍巍地站出来,袍角沾着泥污,“城西的守军……又反了,带着粮草投靠了城外的大启游骑。”

萧宗真猛地一拍龙椅的扶手,断裂的木屑扎进掌心,他却感觉不到疼:“派兵镇压!朕不是让兀颜光留守城西吗?他的人呢?”

“兀颜将军……”侍郎的声音低得像蚊子哼,“今晨带着亲兵出了北门,说是……说是去‘打探敌情’,至今未归。”

殿内瞬间陷入死寂。萧宗真看着空荡荡的殿堂,看着那些垂着头、眼神闪烁的大臣,突然笑了起来,笑声尖利得像被踩住的猫。他想起自己刚登基时,这里曾挤满了山呼万岁的臣子,那时的阳光透过窗棂,在金砖上投下温暖的光斑。

“报——”传令兵连滚带爬地冲进来,甲胄都没系好,“陛下,南门守将开城降了!大启的先锋骑兵已经到了城外三里!”

“降了……”萧宗真喃喃自语,他踉跄着后退,撞在龙椅上。身后的铜镜映出他的模样——头发散乱,眼眶深陷,曾经象征帝王威严的龙袍,此刻皱巴巴地贴在身上,像块破布。

“还有谁要降?”他突然拔高声音,目光扫过殿内的几人,“你们都想降,是吗?”

没人回答。吏部侍郎悄悄往后缩了缩,户部主事的手按在剑柄上,却不是为了护驾,而是防备着他。

萧宗真看着他们的嘴脸,突然觉得一阵眩晕。他想起天门阵前的三十万大军,想起太原府城头的红旗,想起此刻城外越来越近的马蹄声。他掏出腰间的玉玺,那枚用和田玉雕琢的印玺,此刻却重得像座山。

“都滚吧。”他将玉玺扔在地上,玉碎的脆响惊得殿外的乌鸦四散飞起,“朕不留你们了,都去投你们的大启吧!”

大臣们如蒙大赦,连滚带爬地冲出议事殿,脚步声很快消失在宫门外。萧宗真独自坐在冰冷的龙椅上,望着空荡荡的殿堂,望着窗外渐渐暗下来的天色。远处传来隐约的呐喊声,那是大启军队攻城的号角,也是这座城最后的丧钟。

他缓缓闭上眼,眼角滑下两行泪。曾经以为自己是天命所归的帝王,如今却连一座孤城都守不住。这大同府的空气里,弥漫的不仅是恐惧,还有一种无声的宣判——属于他的时代,早已结束了。

后宫的偏殿悬着副整张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