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8章 劫掠五台县粮食(2 / 4)
的瓷面。他想起李星群在军议上侃侃而谈的模样,想起自己那些被搁置的奏疏,一股戾气从心底翻涌上来,冲得太阳穴突突直跳。“征粮?”他冷笑一声,眼底闪过阴狠,像盯着猎物的狼,“咱家看,是该让那些只知李星群、不知皇家恩典的刁民,尝尝厉害。”
种师道端起酒杯,与他的杯子轻轻一碰,发出清脆的响声。“监军能为国分忧,是大启之幸。”他的目光扫过帐门,压低声音,“只是此事需得隐秘,毕竟……李星群在后方安插的眼线不少,若是走漏风声,怕是会横生枝节。”
王守忠仰头饮尽杯中酒,酒液顺着花白的胡须滴落,在衣襟上积成小小的水洼。他嘴角咧开一抹狰狞的笑,眼角的皱纹挤成一团,像老树皮上的裂痕:“老将军放心,咱家办事,自有分寸。”他放下酒杯时,杯底与案几碰撞的脆响,在寂静的帐内格外清晰,像极了某种决心落地的声音。
种师道看着他眼中燃起的火焰,不动声色地捋了捋花白的胡须。烛火在他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将那抹不易察觉的算计藏在皱纹里。帐外的风卷着雪粒子打在毡帘上,发出簌簌的声响,像无数只手指在轻轻叩门,将两人的低语吞没在更深的夜色里。
天刚蒙蒙亮,五台县的晨雾还没散尽,官道上就传来了马蹄声。王守忠的亲信朱世民带着两百名士兵,早已换上了东齐的灰布军装,甲胄上故意蹭了泥污,连兵器上都缠了东齐士兵常用的红布条。他勒住马缰,望着远处炊烟袅袅的村落,嘴角勾起一抹狞笑:“都给老子记好了,待会儿见人就杀,见粮就抢,动静越大越好。”
士兵们低声应和,眼中闪烁着贪婪的光。他们揣着王守忠给的监军令牌,心里清楚这趟差事是奉旨“劫掠”,腰杆挺得笔直,马蹄踏过田埂时,将刚抽芽的麦苗踩得稀烂。
第一个遭殃的是李家坳。村口的老槐树刚抽出新叶,几个孩童正在树下追逐嬉戏,看见“东齐兵”冲来,吓得哭着往家里跑。朱世民一箭射穿跑在最后的孩童,那孩子手里还攥着半截麦芽糖,小小的身体在地上抽搐了几下,就再也不动了。
“杀!”朱世民拔刀出鞘,刀锋劈向冲出来护子的农妇。女人抱着孩子的尸体,喉咙里发出嗬嗬的声响,鲜血喷溅在刚翻好的土地上,染红了半亩田。村民们拿着锄头扁担冲出来,却哪里是正规军的对手?士兵们的刀砍进血肉里,发出沉闷的响声,老人的拐杖被劈成两段,妇人的头巾沾满血污,整个村子瞬间被惨叫声淹没。
“把粮食都搜出来!”朱世民一脚踹开最富有的李大户家的院门,士兵们像饿狼般扑进粮仓,把麻袋里的谷子往马背上搬,连墙角的陶罐都没放过,倒出里面的杂粮,踩碎了盛粮的瓦瓮。李大户的儿子试图阻拦,被一个士兵用枪杆砸断了腿,惨叫声里,他眼睁睁看着自家积攒了三年的粮食被洗劫一空。
五台县都统闻焕章接到消息时,正带着士兵在城头巡逻。他听闻“东齐残兵”劫掠李家坳,气得一拳砸在城砖上:“东齐狗贼竟敢如此猖狂!”可当他带着人赶到李家坳时,看到的却是满地尸体和正在装车的粮食。
“都给我住手!”闻焕章拔剑出鞘,指着朱世民怒喝。
朱世民转过身,慢悠悠地掏出腰间的监军令牌,令牌上的龙纹在阳光下闪着冷光:“闻都统好大的威风,连监军大人的命令都敢违抗?”
闻焕章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他认得那令牌,也知道王守忠的手段,可看着地上孩童的尸体和哭嚎的村民,他的手还是忍不住颤抖:“劫掠百姓是死罪!你们……你们这是在败坏军纪!”
“死罪?”朱世民冷笑一声,踢了踢地上的尸体,“这些刁民私通东齐,藏匿军粮,杀了他们是清理门户。闻都统要是识相,就别多管闲事,否则……”他故意掂了掂手中的令牌,“这通敌的罪名,你担得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