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0章 向赵受益汇报工作(1 / 4)

加入书签

李星群垂手立于棋盘旁,指尖无意识摩挲着袖中账本,沉声道:“微臣初接管大同府时,城内生灵凋敝,百姓仅八万,其中契丹族三万,其余各族万余,年赋税不过十万两白银。”他顿了顿,抬眼看向赵受益,“如今户籍已达三十三万户,人口近百万,年赋税实至八百万两。”

“八百万两?”赵受益捏着棋子的手指猛地收紧,黑子在棋盘上硌出浅浅的印痕。他眼底闪过一丝惊涛,却转瞬被深潭般的平静覆盖,只淡淡道:“你可知近百万人口意味着什么?”

李星群脱口而出:“代表人多?”话音未落,脚背突然传来一阵钻心的疼——赵新兰穿着绣鞋的脚正狠狠碾在他靴面上。他踉跄半步,才意识到失言。

赵受益见状呵呵轻笑,眼角的皱纹里漾着了然:“你们这些小年轻啊,呵呵。徽柔,你告诉他。”

赵新兰收回脚,敛衽道:“百万人口,意味着可募精兵数万。何况大同府本是边陲,如今人口竟超汴梁,父皇忧心的是……根基。”最后两字说得极轻,却像重锤敲在李星群心上。

“微臣绝无贰心!”李星群急忙躬身,袍角扫过棋盘,惊得几枚棋子滚落,“自始至终,只想让百姓过上好日子。”

赵受益眯起眼,指尖在棋盘边缘轻叩:“朕信你。可你的继任者呢?大同府那么多人,万一有一个知府不知好歹。这些子民都是大启的血肉,朕总不能因忌惮便……”他没说下去,屋内的空气却骤然凝滞。

“陛下恕臣直言,”李星群眉头紧锁,浑然不觉赵新兰又在使眼色,“人口繁盛是福不是祸。人多则财聚,兵源丰足,于国于民都是大利。为何要因臆测而伤根本?”话刚说完,脚背又是一阵剧痛,他疼得倒抽冷气,才硬生生把后半句咽了回去。

“大利?”赵受益冷笑一声,声音陡然转厉,“前提是他们听朕的话!你且说,如今大同府内,是你李星群的令箭管用,还是朕的圣旨管用?”

李星群心头火起,却死死攥住拳,指甲掐进掌心:“自然是陛下的圣旨。臣能坐稳这位置,全凭陛下恩旨。若陛下收回成命,臣即刻解甲归田。”

“空口白话,朕如何信你?”赵受益步步紧逼,目光如炬。

“可立制衡之法。”李星群定了定神,“杨家军驻于雁门关,对陛下忠心耿耿。臣若有异动,他们旦夕可至。何况税务、司法皆由朝廷委派官员,臣一人断难专权。”

赵受益沉默片刻,忽然话锋一转:“朕听说你是‘穿越者’,来自异世。那你们那个年代,是如何防制叛乱的?”

李星群看向赵新兰,见她微微颔首,才拱手道:“臣未曾从政,仅以学生之见浅论一二。”

“但说无妨。”赵受益抬手示意。

“其一,地域划分需如犬牙交错,断不可凭山川形胜自成一体。”李星群捡起三枚白子,在棋盘上摆出三角之势,“譬如江南,自古财赋甲天下,若以长江为界设路,极易形成割据。可将淮南东路拆为三:扬州、楚州划归淮南路,润州、常州并入浙西路,通州、泰州另设海疆路,使富庶之地被分割牵制。”

他又取黑子落在棋盘西侧:“蜀地更需拆解,以剑阁为界,将利州路一分为二,北部归秦凤路,南部入西川路;夔州则划入荆湖北路,使蜀地北出无门、东出无路,纵有叛乱也难逾秦岭、出三峡。”

赵受益指尖轻叩案几:“如此划分,官吏往来、赋税转运岂不变得繁琐?”

“正为繁琐而设。”李星群道,“各州府需跨路转运粮草,日常政务需与邻路协同,久而久之便会形成相互依存之势。譬如陕西路与河东路,需共用黄河漕运,若一方生乱,另一方断其粮道即可制敌,这便是以利相牵、以势相制。”

“其二,军政分离需细到一兵一卒的调度。”李星群将棋子分作五堆,“全国设北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