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7章 朝廷的的态度与首战失利(2 / 5)

加入书签

事明察秋毫。前几年任河间知府时,整肃吏治、安抚流民,百姓皆称其贤,实乃社稷之臣。由他驻守北平,必能稳北疆、安民心。”

“王安中?”赵受益沉吟片刻,对这个名字有印象——此人曾上过几道关于边防的奏折,条理清晰、见解独到。他看向其他大臣:“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臣以为可!王安中虽为文官,却通晓边事,比那些只会纸上谈兵的腐儒强多了!”

“是啊,北平府需的是能安抚百姓、整饬防务的能臣,王安中再合适不过!”

“有狄苍回朝掌中枢,王安中守北疆,前线有杨、李破敌,此乃万全之策啊!”

百官纷纷附和,连韩赣叟都点头称是——王安中的品行和能力,在朝中素来有口皆碑。赵受益不再犹豫,猛地一拍龙椅:“准奏!传朕旨意:枢密使狄苍即刻自北平府返京,主持枢密院及军机处军政要务;命王安中为北平知府,兼领北疆马步军副总管,即刻赴任;另调京东路副总管王德、淮南路统制官郦琼,各率五千兵马驰援光州,听杨延昭、李星群调遣!”

“遵旨!”百官齐声领命,紫宸殿内的紧张气氛终于缓和下来。

司马君实退回到队列中,看着龙椅上的赵受益,眼中闪过一丝满意——虽未追责杨、李二人,但召回狄苍掌中枢,既防了武将专权,又保了朝廷威权,已是最好的结果。韩赣叟则松了口气,暗自庆幸富郑公的折中之计,既保住了前线的得力将领,又给了朝廷台阶下。

三日后,朝廷的圣旨和调兵令沿着驿道快马加鞭,送到了光州府衙。

此时的光州城已初步安定,李助整编了三千投降兵卒,杨延昭加固了城防,李星群则带着人巡查街巷,安抚百姓。府衙正堂内,三人围着地图商议下一步进军庐州的计划,门外突然传来斥候的禀报:“启禀将军、大人!朝廷信使到了!”

杨延昭立刻起身:“快请!”

信使捧着明黄色的圣旨走进来,三人齐齐跪地接旨。当听到朝廷调王德、郦琼率军驰援时,杨延昭与李星群对视一眼,眼中皆闪过一丝喜色;而当听到“狄苍返京掌枢密院”时,张亦凝站在一旁,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笑——她知道,朝廷这是既想用他们破敌,又想加以节制,算盘打得真精。

信使宣读完圣旨,又递上一封狄苍的私函。杨延昭拆开一看,信中只有寥寥数语:“光州首胜,振奋人心。王德、郦琼皆忠勇之将,可倚重。切记‘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但需适时上报军情,勿授人以柄。”

杨延昭看完,将信递给李星群和张亦凝,苦笑道:“狄枢密倒是通透,既给了咱们自主权,又提醒咱们避嫌。”

“朝廷的心思本就如此。”张亦凝接过信,扫了一眼就放在桌上,“他们既怕咱们拥兵自重,又怕咱们打不赢方腊。王德、郦琼来援是好事,能补咱们的兵力缺口,至于节制……只要咱们打胜仗,他们就不敢轻举妄动。”

李星群点头附和:“大哥说得对!咱们只要拿下庐州,再往前推进,朝廷就算有疑虑,也得倚重咱们。对了,杨将军,王德和郦琼的兵马什么时候能到?”

“按驿道速度,最多五日。”杨延昭走到地图前,指着庐州城外的地形,“等他们到了,咱们就按原计划行事——李助派人去庐州挑衅,诱吕师囊出城;我带王德的兵马设伏,郦琼随你守住城门,大哥则率精锐绕到庐州后方,断他的退路。”

“好!”李星群点头应下,突然想起什么,“对了,云师姐那边还没消息吗?咱们拿下光州的消息,应该也传到徐州了吧?”

“刚收到斥候回报。”杨延昭从怀中摸出一封密信,“云元帅说,方腊的主力果然有些动摇,已派了一万兵马回援光州方向,只是还没到就听说光州已破,现在卡在半路上进退两难。徐州的包围已经松动了不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